1948年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真正原因 (轉載節錄)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統
http://www.jkforum.net/thread-656097-1-7.html
***********
我先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我原來是嗡嗡嗡時候的老三屆,我是老初二,以後趕上嗡嗡嗡,成了黑五類,
***********
1977年恢復高考的時候我考本科,結果我家政審還沒有落實政策,沒有被錄取。接著1978年第一屆招考研究生,我就考到山東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學魏晉南北朝隋唐史,我的第一位碩士導師是王仲犖先生。畢業以後我留在山東大學歷史系,當時王先生主張我再開拓一下眼界,繼續深造,於是我1985年考上了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跟譚其驤先生學中國古代歷史地理。
人一輩子如果能夠碰上一位名師就是很大的幸運,而我碰到了兩位名師
**************
1982年碩士畢業以後就到軍事科學院,而我是一個新兵。他向我介紹,軍事科學院是葉帥創建的,軍事科學院裡的寶貝就是葉帥當年積累保存的戰爭檔案。........................
一邊讀著檔案,一邊向軍事科學院的老同志請教,這些老研究員有兩種成分,一種是解放戰爭時期四大野戰軍的老參謀,還有一種是建國後大將元帥的秘書,他們喜歡給我講一些故事,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我們黨的歷史有兩種,一種是教育群眾用的,比如高中的教材、大學的黨史課等等;還有一種是真正的歷史,那是藏在我們的檔案裡,或是當事人口口相傳的。
*****************************************************************************************************
我們現在改革開放20多年,可以說在戰爭題材上也比較開放,但是不管怎麼開放,給大家總是有這麼一個印像:我們共產黨、解放軍的形像曾經塑造了兩個代表性人物,一個是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的石光榮,一個是《亮劍》中的李雲龍,這其實是文人寫的軍人,不是真正的解放軍。
如果解放軍的將領都像石光榮和李雲龍這樣滿口的粗話、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仗能打過國民黨嗎?國民黨將領許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是留過洋的,而且人家一開會的時候都是軍裝筆挺、將星閃耀,咱們解放軍的幹部開會有的蹲在凳子上,有的叼著煙袋,什麼樣的都有,這麼土裡土氣的共軍怎麼能把國民黨打的落花流水,這裡必有非常重要的原因。
************
另外,我對國民黨沒有那麼深的成見,我還是能比較客觀地看國民黨的戰爭檔案。看後我有一個感覺,蔣介石不像是我們書裡描寫的樣子,專橫跋扈、一意孤行、心胸狹隘。
我看了蔣介石的全集,尤其是跟共產黨決戰幾年中他一系列的講話、決策,我發現他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對的。早在1948年初他就預感到東北守不住,於是讓衛立煌把東北的精銳部隊全部撤到關內,應該說蔣介石當年的這個決策是對的——如果衛立煌把60萬部隊及早撤到關內來,那麼解放戰爭要打多少年還說不定。
*********************
...................................在毛澤東的軍事文集和毛澤東文集第四卷上。我當時看了以後覺得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結論,蔣介石比共產黨還困難,誰相信呢?
結果事實證明蔣介石就是比毛澤東困難,毛澤東當時就是要占地盤、擴大根據地、擴大軍隊,但是蔣介石作為國民政府的領袖有好多事情要做。
...................................................................共產黨能夠得天下、國民黨最終走向失敗的原因。
國民黨之所以失敗、共產黨之所以勝利,第一條就是共產黨解放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敢於大踏步的前進和大踏步的後退,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國民黨處處受到牽制,有優勢,但是無法集中兵力。
為什麼這麼說?
國民黨每收復一個地方就有守土之責,比如占領沈陽、長春要留下一個軍,占領張家口、鞍山得留下一個師,占領一個縣城起碼得留下一個連,國民黨越前進、占的地方越多,八百萬兵力就越分散,把部隊都分散開了,越前進則可以集中的兵力、可以用於前線作戰的兵力越少。
共產黨則不同,毛澤東的原則就是集中優勢兵力,所以丟多少地方他不在乎。
像解放戰爭剛開始的頭兩個月,共產黨丟了106個城市,像樣的城市都丟光了,像延安、臨沂、張家口、四平等等,大踏步地後退,但是共產黨丟了那麼多地方兵力損失了多少呢?沒損失多少。他走了以後,老百姓可以就地掩蔽,該怎麼樣怎麼樣,反正國民黨來了以後,他是政府,他也不能大屠殺,共產黨可以把自己的兵力調來調去,在不利的時候就大踏步地後退
********************************
共產黨打天下的第二個絕招就是善於化敵為我,說白了就是改造俘虜兵,這是陳毅先發明的。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消滅了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說是殲滅3.2萬人,實際上打死的不到一萬,俘虜74師8000多人,當時把74師的俘虜集合起來分俘虜,結果華東野戰軍的各個縱隊都來搶74師的俘虜,因為74師士兵素質特別好,是模範師,受過非常正規的訓練,每個士兵起碼都有高小文化水平,解放軍裡的連長都不一定有高小的文化水平。74師8000多俘虜被分到華東野戰軍的各個縱隊裡,陳毅說這些俘虜兵真頂用。
1947年底陳毅從山東解放區到陝北見毛澤東,沿途路過晉綏軍區,當時晉綏區的同志說華東野戰軍打仗打的好,請陳毅做報告,陳毅總結了一條經驗,我們華東野戰軍為什麼迅速壯大?就是會用俘虜兵。俘虜兵是好東西,戰術素養非常好。我們要是招翻身農民當兵,得訓練他打槍、扔手榴彈,然後才能打仗,俘虜兵來了就能用,而且在戰爭裡表現相當不錯。
有一次打敵人一個據點,連長衝著機槍手說“打打打”,機槍手是一個俘虜兵,說“你讓我往哪兒打”?
連長說不知道。
俘虜兵說怎麼怎麼打,連長說好,就這麼打。
陳毅講,“你看,俘虜兵就是比我們的連長水平還高”。
.......................
國民黨官大一級壓死人,但是共產黨的官不像官,班長、連長都來關懷戰士,從感情上來說俘虜兵也容易被改造過來。
在立功方面,俘虜兵和解放軍的老戰士一視同仁,這樣就大大激發了俘虜兵的積極性,打好了一樣立功。
****************************************
四野的老同志說,四野裡面的技術人員基本上是日本人,偽滿時期東北醫院中主要的醫生、護士都是日本人。當時四野後勤部長指示幹部去接收日本人的醫院,把日本人的醫生、護士強行征入解放軍。
....................................................................
把在大連的日本軍工技師集中起來,有的是製造火藥的專家,有的是做炮彈殼的專家,還有冶煉的專家,把30多個日本專家集合起來構成了大連軍工廠的技術骨幹。
另外,我們國家第一個航校,東北老航校,第一批王牌飛行員,包括後來的空軍司令王海上將,都是日本教官教出來的,而且第一批女飛行員也是日本教官教出來的。所以不能不說共產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厲害,能把日本人都教育成革命戰士。
*************************
第三條,共產黨能夠充分動員群眾支援戰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人民戰爭。
一提起這個,大家馬上就想到車輪滾滾,當時確實是這樣一個宏大的場面。我們正史上都說淮海戰役“60萬吃掉80萬”,60萬解放軍吃掉80萬國民黨重兵集團,歷史上可以這麼說,但是賬不能這麼算。
淮海戰役是共產黨以少勝多嗎?根本不是,而是我們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戰勝了國民黨80萬大軍。..........................................................................................淮海戰役先後動員的民工220萬人次,加上60萬共產黨的正規軍,你說比國民黨的80萬人數多了多少?
********************************
共產黨動員群眾進行人民戰爭不光是參軍,還有更狠的一招。我們都知道1948年上海的日子最不好過,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共產黨採取最原始的辦法——自然經濟,不用貨幣。農民都是以物易物,拿糧食換雞蛋,拿雞蛋換煤油,抵制偽幣進入解放區。
*********************************************
毛澤東為什麼敢於在陝北呆著不走?
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共產黨有一個地下人員熊向暉,是安插在胡宗南身邊的共產黨情報人員。
.............................................................
最重要的一條是,陝北老鄉不會出叛徒,新區的老百姓鬧不好就可能出叛徒,這是非常重要的。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他是經過充分的醞釀考慮才決定在陝北不走。
先說了共產黨的情報工作,下面說說策反。越在關鍵時刻,共產黨在國民黨安插的釘子越是發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