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發文時,請將勞資雙方關係寫清楚
這篇我看不懂到底在寫什麼?
--------------------------------------
※ 派謝!沒寫清楚。
--------------------------------------
到底是誰被資遣?
--------------------------------------
※那4個員工!
--------------------------------------
得罪權貴的是誰?
---------------------------------------
※就是出資的人。其中一人。
---------------------------------------
勞方主張自己完全不必負擔勞基法?<如果是這樣,幹嗎還要爭資遣費?
---------------------------------------
※我寫錯!是資方!現在很怪的地方是如果有依法成立
那就會給資方空間說是不適用勞基法,沒有依法成立
那勞方要主張資方算是什麼行業?
----------------------------------------
引用:
考慮點
1.事業體是否適用勞基法.........................如不適用也不用看下去了
2.有沒有勞保,或是薪資明細之類的証明有勞雇關係?
3.勞工的定義:受雇,從事工作,獲致工資(三點都要符合才算)
4.雇主的定義,事業體或事業經營負責人........因此CEO其實也算是相當程度的雇主
|
1怪就是怪在這裡....我翻閱政府公報,及公開資訊等等...兩年多前就有公告1年前必須實施,可是怪的就是說是說實施可是,問題是打到勞委會,同樣問題問兩次答案都不一樣,後來我寄出公文,後來回文說因為作業程序目前沒有實施...很奇怪吧!完全不公告,可是目前各大政府資訊網站公布欄上面還是有,甚至台北市政府網頁上面還在部門首頁...前幾年的公告同時也在勞委會上面...公告就說時間到就實施...這有沒有信賴利益保護的問題。
目前業界上面變成有的有加保有的根本沒有,一國兩制這種狀況,可是目前最大問題是,公司沒去登記...沒登記就只能算是個社團或是自治團體。苦惱啊!
2.沒勞保,可是有薪資單,調解會上資方有成認,有給固定薪資,白紙黑字。
3.都有符合
4.所以可能要以新來的“專業人士”為被告,因為基本上都是他在決定的。
不知道我這樣說有沒有清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