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慕凡
Master Member
 
慕凡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783
Post 嗯..

我說說我看這方面的看法.

其實日本在他本國遊戲風氣下.. GT5能朝這個方向作, 我個人是覺得真的很了不起. 因為日本因為他們國人喜好的風氣讓遊戲公司真的對所謂"遊戲引擎"不需要花太大的工夫. 主要要求的還是"華麗感". 這片容納龐大車子的數量以及對"擬真畫面"極盡苛求也其實可以讓人知道這個製作人他對他的工作是多麼的喜歡以及認真.

這我完全給GT5他所應得的讚賞.

但是畢竟"國情不同". 老美從很久以前就是喜歡朝"物理"擬真去下手. 而演變到今天這個遊戲市場, 他們在這方面擁有的人才絕對是比日本人多的. 因為在美國如果要做這種遊戲不單就是畫面漂亮而已(甚至可以犧牲畫面), 但是你的物理引擎一定要有絕對的水準, 不然你出類似極速快感這種系列即可, 因為會被人罵到臭頭.

老美在"物理擬真"的執著絕對是遊戲界數一數二的, 而有這種背景下加持, 現在遊戲平台因為成本與現今科技的妥協下, 其實做出來的"畫面"都很相近. 最終就是看各家物理引擎如何的將遊戲帶到另一個層面.

GT5就我閱讀的評論來說, 它有些小缺點就是.

1. 真的不需要到一千輛車. 因為這會造成你整個遊戲到最後每輛車呈現出來的"成品"是不一制的. 這IGN方面有提到.

2. 在日本這種遊戲環境(市場)下, 製作人需要去歐美挖更多專精"物理引擎"的人才來. 而且不是簡單的遊戲物理引擎, 而是"汽車"的物理引擎.

3. 由於整個project搞到最後不只延遲而且龐大, 很多賽道呈現出來的感覺也不一致. 有的真的是與真實世界無差幾. 但是有的就明顯看的出來差很多.

總而言之.

在日本做這種方面遊戲類型的真的不但是要有超人的執著, 熱情, 同時也需要極端的背景經歷. 製作人方面我個人是非常非常佩服. 不過就我看來他GT 6需要的是"精", 而不是"廣". 如果他能在往後十年內網羅到他所需要的人才, 秉持著同樣的執著. 我相信GT6是可能(可以)成為歷史上留名的神作.
舊 2010-11-28, 04:07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慕凡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