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osoo
因為大家都被所謂的忠君思想洗腦
加上一大堆小說把曹操給醜化
周文王(武王得天下) 與 曹操(曹丕稱帝)
這兩者骨子裡其實做的根本是相同的事
可是卻一個美其名為革命、一個卻說是篡逆
也難怪有人會感慨的說
所謂禪讓根本就是一個天大的政治謊言了 
|
=================================================
我覺得問題在幾個地方:
1.曹操出身「不好聽」(宦官養子)
而且是實質上的少數民族(本性夏侯 後改姓曹)
沒記錯的話 曹操名聲難聽是在明以後
大量的小說都在批評少數民族(用武力不重視文化 )
宦官(賺錢連老二都可以割 跟妓女差不多)
早期的三國志平話(就是寫三國志小說)還寫劉備落草為寇
根據小弟大學的報告
曹操不想稱帝 只是怕「落人口實」 因為當時大家都認為曹操會稱帝
曹操也是老狐狸 就是不稱帝 我認為算是很聰明
當實際掌權的總經理(魏王)就好 幹麻硬要當董事長(皇帝)呢?
我認為曹操的問題 跟王永慶有點類似
最能服眾的「經營之神」掛掉 就沒有第二個能夠「服眾」的人了
其實蜀也是喔 經營之神等級的諸葛(尚父)掛掉 國家就開始亂了
其實各國家(企業體) 如果有個太耀眼的領袖(經營者)
下面的人就算能力不差 但是就是無法服眾
2.商朝的問題已經被發現 是「擴張太快」(以商場的講法 就是週轉失敗
投資全部無法回收 買商品的老百姓(客戶)不爽)
我是理專 當然要說周朝(這個新金融商品比較好)
可以穩健獲利 不會像商朝(大賠)
幹 理專的話可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