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http://bbs.godeyes.cn/showtopic-363968.aspx
海上界線:朝韓各有劃法
朝韓兩國頻頻發生海上衝突的根源在於雙方對海上界線劃分方法的不同。1953年7月,朝鮮戰爭的交戰各方簽署了停戰協定,協定劃定了朝鮮和韓國的陸地臨時分界線——朝韓軍事分界線,協定還詳細規定了朝韓軍事分界線兩側非軍事區的寬度。然而協定並沒有涉及朝韓海域的劃分方法。
在《停戰協定》簽訂幾個月之後,美韓單方面沿白翎島、大青島、小青島、延坪島及隅島等島嶼劃定了一條約150海里長的「北方警戒線」(Northern Limits Line),作為自己的海上控制線。
對於這條由韓美單方面劃定的界線,朝鮮方面一直不予承認,並於1976年也自行劃定了一條「南方警戒線」來主張其領海管轄權。兩條各自單方面劃定的界線形成了一個海上重疊區域,近年來的朝韓海上衝突就是在此區域發生的。1999年9月,朝鮮方面重申了其西部海域的軍事控制範圍,並再次強調由美國單方面設定的「北方警戒線」無效。
----------------------
韓國西海「北方界線 Northern Limit Line」
韓戰結束以後,南北雙方最終在朝鮮半島中部劃定了一條全長246公里的軍事分界線,但海上分界卻留作懸案。當時韓國方面控制的白翎島、大青島、小青島、延坪島和隅島等5個島嶼(簡稱「西海5島」)與朝鮮西部沿海隔海相望。於是,韓國單方面在「西海5島」和朝鮮西部沿海之間設定了一條「NLL線-北方警戒線」,即「北方界線」,將其作為一條海上分界線。朝鮮方面一直不予承認,雙方軍艦與漁船在爭議海域不斷發生「越線」磨擦,並導致了朝韓海軍艦艇在1999年6月和2002年6月兩次發生軍事衝突。
朝鮮半島西部海區盛產梭子蟹,每年五六月份正是捕蟹的好季節。今年, 「北方界線」附近海域梭子蟹可捕量比往年增加一倍。捕蟹季節,雙方漁民到「北方界線」附近作業,有時候就會越過該「線」。於是問題就來了:一方說你漁船越過了「北方界線」,另一方說是你的船隻進入了我的領海。「北方界線」為引起韓朝雙方海上軍事衝突埋下了禍根。1999年6月,衝突終於發生了,激烈的槍炮聲打破了40多年的平靜。在這場衝突中,朝鮮軍艦被擊沉、擊傷各一艘,造成30多名朝鮮海軍士兵死亡。朝鮮對這次海上武裝衝突作出了強烈反應,表示堅決不承認「北方界線」。
韓軍強硬處理越「線」問題
隨著蟹汛的臨近,韓國軍方對朝鮮漁船更加警覺,發佈的有關朝鮮漁船越線的信息也越來越多。終於在6月1日這一天,韓國海軍向幾艘被認為是越線的朝鮮漁船鳴槍示警,韓國高速艇上的40 毫米火炮和M-60機關鎗發射了34發炮彈和子彈。韓國軍艦用炮彈和子彈向朝鮮漁船示警,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所幸的是,朝鮮的漁船沒有朝鮮軍艦護航,從而避免了一場惡戰。
針對「北方界線」目前的情況,韓國軍方改變了臨陣處置體制。韓國軍方原來設定的對付朝鮮船隻的五階段體制是:進行警告廣播——出動軍艦進行威脅——進行攔截——實行警告射擊——予以擊沉。現在,新的三階段體制已經出台,那就是:出動軍艦進行威脅 ——實行警告射擊——予以擊沉。韓國軍方還透露,如果朝鮮海軍艦艇越過「北方界線」,韓國軍方擬實行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體制予以遏制。處置程序縮短了,強硬處理的方法突出了,爆發衝突的可能性隨之增加。
朝方警告韓方不要挑釁
因為「北方界線」貼近朝鮮西部沿海,即阻礙其漁業生產,也對其安全造成威脅,朝鮮對「北方界線」持強烈的反對態度。朝鮮也劃定了一條海上分界線,不在「西海5島」與朝鮮陸地之間,而在「西海5島」以外的海域,並經常以此譴責韓國軍艦侵犯其領海。
日前,朝鮮軍方再次指責韓國海軍艦艇連續侵犯朝鮮領海進行軍事挑釁。朝方認為,韓國軍艦侵犯其領海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其目的是「為挑起新的事件」。朝方認為,韓方任何輕微的軍事挑釁活動都將導致「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
2004年6月,朝韓軍方就防止在爭議海區發生武裝衝突達成了協議,但雙方海上「界線」之爭仍未解決,「越線」爭議仍時有發生。2004年12月31日,朝韓兩軍的海上值勤艦艇一度在軍事分界線西部一帶海域出現了嚴重的對峙狀態,雙方均要求對方後退並威脅將向對方實施警告性射擊。
1月21日,朝鮮人民軍海軍司令部發言人發表講話,指責韓國海軍艦艇在新年以來的數周時間內入侵朝鮮西部海域多達28次,導致該海域局勢急劇緊張。該發言人還表示,這終將導致武裝衝突的爆發。24日,朝鮮人民軍海軍司令部再次發表文告,指責韓國海軍艦艇仍在侵犯朝鮮西部海域,並警告說這正危及朝韓軍方為防止爭議海區發生武裝衝突而達成的協議。
朝韓雙方各執一辭
在真刀真槍開打的同時,朝韓兩國在宣傳戰場上也是針鋒相對,尤其是對衝突的原因和責任,雙方均各有一套說法,唇槍舌劍,毫不相讓。
以2002年6月雙方在爭議海域發生的一次交火為例:朝鮮中央通訊社援引軍方消息稱,韓國海軍艦艇和10餘艘漁船一起侵入朝鮮領海境內,並對朝鮮海軍警備艇發射了數百發槍彈和炮彈。朝軍警備艇不得不採取自衛措施,「此次事件完全是韓國軍方有計劃的軍事挑釁行為……韓國軍方決不能逃避在此次武裝衝突事件中的責任。」
而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本部發佈的報道則表示,朝鮮兩艘警備艇分別在黃海延坪島以西14海里和7海里處侵入「北方警戒線」3海里和1.8海里,並首先開火,韓方是被迫還擊。韓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還要求朝方「對此事件賠禮道歉」。
2004年11月雙方再次發生交火事件後,朝鮮方面指責韓國的行動是「光天化日下對北方無可原諒的挑釁和赤裸裸的挑戰」。韓國方面則表示,朝鮮海軍在收到警告後依然繼續南下,分明是「故意侵犯韓國的領海」,韓國的行動只是被迫自衛。
自1998年6月9名朝鮮突擊隊員的屍體在韓國海岸被發現以來,朝韓兩國海軍已經多次在半島西部海域發生流血武裝衝突。在1999年6月和2002年6月的兩次激烈交火中,分別有一艘朝鮮艦艇和韓國巡邏艇被擊沉,雙方死傷人數合計超過了百名。
2004年6月,朝韓軍方就防止在爭議海區發生武裝衝突達成了協議,但雙方海上「界線」之爭仍未解決,「越線」爭議仍時有發生。2004年11月,兩國海軍再次在爭議海區發生交火事件。2004年12月31日,朝韓兩軍的海上值勤艦艇一度在軍事分界線西部一帶海域出現了嚴重的對峙狀態,雙方均要求對方後退並威脅將向對方實施警告性射擊。
美、日加強對爭議海域監控
國際社會對於朝鮮和韓國之間的海上軍事衝突始終給予高度關注,各界普遍認為,海上衝突將給半島局勢的穩定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目前,朝鮮半島局勢總體趨於緩和,但是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有關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進程、半島北南雙方的對話都曾取得令人欣喜的進展,然而卻又因種種原因陷入停滯,這又不能不令人對半島局勢的未來發展感到憂慮。
在這種情況下,朝韓兩國間頻頻爆發海上衝突,一方面不利於兩國開展友好交往,推動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兩國間的衝突還可能成為其他勢力插手半島事務的借口與理由。2002年,朝韓在海上爆發武裝衝突之後,美、日兩國都以此為借口,加強了對朝鮮半島的空中和海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