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野口隆史
你說的我不否認,李敖是一個很偏激的人
當初他說金庸是個不現實的人,好像也有說他虛偽
並說看金庸小說的人是純粹浪費時間跟生命
但我後來仔細的想了一下他來的經歷
也難怪他會有如此驚人的發言
畢竟他這一生,有一部份的時間是在牢裡度過
聽說坐牢期間他為了獲得可以吸收知識跟時事的機會
主動放棄了探監的權力
就這點來看,我覺得他確實有優異於常人的地方
時間久了,我其實慢慢可以理解為什麼他會如此評論金庸跟其作品
所以我覺得李敖的缺點是他其實是一個偏激的人
但我不認為他沒有他自己的核心思想
他不但有,而且很強烈,他看事情的眼光
也跟常人不同,他總有翻他自己的一套見解
而且我很欣賞他做學問的方式(限於篇幅請恕我不詳加說明)
我自認我自己沒有辦法做到像他那樣的程度
就做學問面而言,李敖是值得我學習與尊敬的
但我覺得他的優點,也是他的偏激
看起來或許很矛盾,...
|
我之所以不認同李敖的主要原因在於:
他沒有學術貢獻.所以有愧於學者身分
不過話說許多學者對於學術貢獻也是極其有限
李敖是有自己的想法沒錯
但之所以不認同的原因在於他的想法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值得繼續討論發展的議題
簡單的說
他批判中國某些文化
但對於他所批判的這些對象後面
是否更存在一個更基本的問題
基本上台灣的人文科學就僅止於前
我批判了某個議題
但這在這議題後面呈現的是
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議題
李敖只做到前者
就前者的程度..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但就學者而言
這議題後面呈現的到底是什麼
他沒做到.....事實上學者要做到的就是這部分
這方面就是學術價值..就這層面.在學者身分上他是失格的
比方我批評喪禮佔據馬路..沒有公德心
但是為什麼是這樣呈現的..李敖從來也無法說清楚
他只能說...中國人就是這樣沒有公德心
但仔細檢驗
這部分來自於中國人認為死要死在家裡
另一個原因是殯儀館是否真的有那麼多的場所可以容納大家去那擺靈堂...
這後面的諸多細節
要說一鳴驚人的話是很容易
要說出令人深思的則是很困難
人文科學也等同於自然科學
蒐集資料是基本功
但台灣的人文科學發展就僅止於此
蒐集一下資料...就資料導出個人的想法.當成是結論
但我受的教訓就是
從這些資料能得歸結出什麼現象
現像後面的成因...反映的結果
但台灣就是這樣..資料量多就是學富五車....
說實在話..如果這樣...GOOGLE一下就有了...
以金庸為例
以文化現象來研究..
李敖說的話也登不上學術的殿堂
他說的只能算是個人看法...只不過文筆比你我好很多就是了
少掉李敖這些人
牟宗三之流的才算是中國最後的大師
在他面前...李敖真的是現在八卦名嘴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