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是因為法國統帥已守不住巴黎, 而宣布不設防; 法國統帥當局希望藉由這一軍事上正確的決定, 換取巴黎的完整. 也等於是哀求德軍, 放過巴黎一馬. 在當時做這樣的屈辱決定, 的確需要很大勇氣.
然而 happy cat 說得也沒錯, 如果不是德軍愛護文化, 愛護這座城市, 不在進城後胡作非為, 則巴黎是否能保有風華, 誰都沒把握. 二戰西線的德軍, 吸取了一戰後期德軍在法國領土上, 大量摧毀法國建設, 而被法國人痛恨的教訓, 一般說來在法國佔領區的二戰德軍表現, 約在戰爭中期之前, 可說是嚴守紀律, 與群眾關係不算太差. 這跟日軍在中國戰場的作為有宵壤之別. 這也解釋了為何有眾多所謂「法奸 collaborateur 」與德國人合作, 甚至有相當的法國少女與德軍士兵談戀愛、生子. 這些與德軍士兵發生關係的法國姑娘, 戰後都被法國同胞迫害得很慘, 那些「孽種」更不用說. 戰後很長一段時間, 法國社會不敢公開談論此問題.
德軍愛護巴黎文化的另一個事證, 是1944年8月, 這次換成德軍守不住巴黎了. 希特勒下令, 要把巴黎全城炸毀. 幸好德軍巴黎總督 von Shultiz (不記得其姓的正確拼法, 大約是這樣), 深明事理. 當時炸藥都已在巴黎各大名勝安裝妥當, 只等總督一聲令下, 巴黎灰飛煙滅. 但他下令, 沒有他自己總督的書面命令, 不准引爆. 所有德軍士官兵也的確遵守了這命令, 直到戰敗投降為止. 前面有網友提到, 在巴黎公社內戰期間, 絕望的公社份子, 曾大量燒毀巴黎建築. 由此看來, 二戰在巴黎的德軍, 還比法國自己同胞, 要愛護法國文化得多. 當然, 這可能與 von Shultiz 的太太, 是法國人, 而有關. 不過即便總督夫人是法國人, 總督麾下的士兵也要有文化素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