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onyleo_walk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3
似乎每次大型運動會都會在七八區看到這種群情激憤的主題
以往斗的多凶在這個時候都同仇敵愾地鄙視韓狗
至少在這個情緒層面上台灣根本和大陸就是一群人
因為這場面很熟悉,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
中國體育充滿激動與悲情交織的時刻
經常見到運動員淚灑賽場,媒體和民眾痛斥裁判不公等等等

跆拳道這個項目,本身就和體操一樣是主觀性非常大的項目
類似的還有速度滑冰,只是台灣人很少看而已
從我開始看短道速滑開始,就充滿了和韓國隊關於裁判判罰的爭議
上一次冬奧會的女子短道接力決賽同樣也是
不過這次被取消資格的是奪得冠軍的韓國隊
韓國教練快把觀賽台都給拍碎了哈哈哈哈

體育本來就是這樣充滿了驚喜與意外
這些年來多少也看明白一些
不是台灣人不屑像所謂的阿六那樣對著國旗流著眼淚唱歌
而是沒那麼多機會,有了機會絕對比我們這邊的人哭的還激動
一般台灣人看的中華台北比賽也非常少,棒球,跆拳,網球,射箭..
一隻手可以數的過來的項目,還一群偽體育迷,拿牌的就看沒牌的去死
所以偶爾遇到點裁判問題就感覺全世界都是陰謀

話說這屆亞運會我還沒有看一場比賽,金牌榜都沒看過
不是咱進化到多高端,而是,可看性一般
一個大胖子起伏一群小孩子
國內目前在爭論新華社發的一篇質疑舉國體制的社評
沒錯,中國的金牌等於其他國家的總和了
我們真的還需要這麼多金牌嗎
舉國體制還有繼續的必要嗎
毛爺爺說體育是為了增強人民體質
浪費大量納稅人的所得維持一個金牌機器
在上世紀90年代或者21世紀頭十年還有必要
可我們已經在奧運會上拿到金牌榜第二了
我們已經達到當年接近蘇聯的位置了
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我們不需要像台灣像印度像菲律賓一樣靠一塊金牌振奮民心了
應該重新審視國家的體育政策,將資源從爭奪金牌的競技體育轉向群眾體育了
北京的體育設施這幾年增加了很多,但是這還不夠
我們需要那麼多專業選手「偽裝」成業餘選手去豪搶金牌嗎
我們的體育也要向經濟一樣只以金牌GPD計算成敗嗎
我們已經有了奧運會,有了劉翔,有了網球金牌,有了第2次亞運會
現在,該是讓更多普通人享受體育的時刻了

至於楊淑君被判取消資格,我深感同情
付出這麼多年,就這樣一下子都沒了,換誰都一時接受不了
特別是在台灣,得了金牌那和沒得牌的,媒體、群眾、未來各種待遇都不一樣
這跟中國大陸情況很像,唯成敗論
不過這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希望她能重新振作
至於各位鄉民們,也歇歇吧,比賽看多了就發現這真的很常見
別老把自己演的那麼悲情..我們哭的時候你們還錢淹腳目那
俺現在每週四次健身,多種方式交替參與
身體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嘿嘿!
舊 2010-11-17, 09:49 PM #2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leo_walk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