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講話口氣重了點,沒別的意思
在此說聲抱歉
其實我開頭就講了...
建議自己去種,自己去賣賣看就知道
而且我後面不是也有講... 這個例子是很明顯就是在山上有一大片植地,旁邊也沒有他人田地在種的(具有獨立性)...
加上區域的關系,其作物具有高經濟性、再帶點傳奇色彩(有故事內容)
引發話題性才有出路的
引用:
作者nomad
我想有些農產品是可以利用網路的,也許有些不適合
但是不是有另一種銷售的通道呢? 這是可以動腦想一想的
或者是轉個彎,改種可以利用網路通道的呢? 這也是一種方法
當然有的人天生就是不會自已找出任何可能的方法
甚至於連別人提出的方法也先不想可行性與困難
先找出一千種藉口來否定它再說
這種人的個性,就是他失敗了也會把責任全部都推到別人
什麼都是別人造成的
這種人就少跟他提出任何建議
|
責任什麼的我想你愛怎麼說都好
沒否定你的創意,但你想過的可能性我猜我大概都想過...
且某些想法也做過一定程度的努力
只是中間做過的什麼我沒講而已
不然我怎麼會舉例為啥要噴農藥的問題...
以你說的改種可以利用網路通道的作物,我猜你應該沒種過田
能利用網路通路的商品,其特性至少會有"高單價"、"耐衝擊"、"能久放"或"體積小"這些特點中的2樣或更多。
當然最好還能加上一點傳奇色彩更好...
以台灣西部以較靠海地區的田地為例,其土壤因含有較高鹽份
故只能種植耐鹽性較高的作物,如西瓜之類的...
在此您建議的兩條路就都斷了
就算能種植其他作物,一般農家都會輪流種植不同作物來讓田地休息
其選擇性也不如一般人想像的多
小規模種植ok(種給自家吃的) 大規模則很難(種來賣的)
拿來賣的商品,穩定度很相當重要的條件
所以農家才不信啥人定勝天的鬼東西...
所以....
我認為我們想法最根本的差異是...
可能你所定義的農民
跟我所定義的農民
在本質上有不同的定義所導致的
在我看來
有整片山頭或是幾十甲地的已經不算是"普通"的農民了
ps.那家水蜜桃購物網站是收掉了嗎?
我怎麼google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