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台灣人的功利主義太盛行,天天只想賺錢,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文化涵養太淺。
對於公共事務和國家政策又流於二元化思維,被政客牽著腦袋走,連一些半真半假的話也不知道要去思考對錯。
小時候父母親要小孩努力讀書將來找到好工作,從名校畢業到大公司上班,
深知統御術的老闆整你兩下又乖乖加班,天天賣肝,巴著人家給你股票分紅,然後去支付家裡一大筆開銷,最後財產歸零重新再來。

有理想認真投注時間於夢想的人被當作白癡,殊不知許多改變世界的創見當初是創始者源自白日夢的構想。
六七年級出社會的時候台灣正走向緩步前進甚至衰退的窘況,自詡為社會中堅的三四五年級搶著佔據社會資源哪管下一代死活。
經濟上財團化,工業依靠廉價勞力早已外移,政治又陷入十多年長期紛爭,子孫未來生存的成本越來越高,又怎能期待子女去生衍下一代?

很多事情是因為有人種因,而後人承受其果。有時候看媒體財經專家在吹捧首富捐出百億美金就覺得反感與不解。
這些巨富固然年輕甚至老年時代付出許多努力,但是其事業基礎很多是建立在專利壟斷、國家保護或者用大量錢勢買來的特許事業。

回到法國問題,由於功利思想,台灣對於基礎科學著力甚少。只有教授基礎電學的教授被當成不能吸引就讀率的累贅老師,
這些老師薪水只有幾萬塊(其實也超過五萬,生活費足夠,但是要去研究什麼東西,預算絕對不足),要他稟持學術立場認真教學,恐怕校方和學生會第一個嫌他。
基本功不肯學也學不到,台灣人乾脆先買人家的專利製程,買現成機台,結果生產的進度和規劃,外國廠商看得清清楚楚。
一些搭生化順風車的教授學生不好好練基本功,專搞產學計畫先從政府那邊爭取納稅人的錢,成立公司大搞話題能上市就上市,接著淘空公司揚長而去。

以上都是在講台灣不好的,法德英不好的地方也很多,不過他們的社會能夠容納殖民地人民,像英國在70∼80年代收了不少南非優秀的殖民地人士,
法國則是從北非接收不少勞工人口,後來這些原籍北非的族群也慢慢在以巴黎為主的大城市裡展現新住民的影響力。

總之建議一定要先讀基本的歷史,再從政治、經濟、天然因素去分析各個國家總和國力的演變。
讀得越多,你會感覺一個國家的強盛衰弱並不止少數幾個原因,環境、統治者、人民觀感都可能讓國家強盛或者衰敗。
台灣人背朝大陸,面向歐美日,一定要想清楚在自己不同年齡裡的黃金歲月,試著去做做看,把自己當作橋樑溝通兩邊不熟悉之處。
所得經驗,小則養家,大則可以成就事業。
舊 2010-11-15, 02:22 AM #10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