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rzard
Power Member
 
mrza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12
引用:
作者浮出水面
一、不標示的原因跟我44樓第一點說的恐怕脫不了關係

二、你39樓說的是無法超越同時代3.5吋的2.5吋傳統硬碟,不是SAS或企業級硬碟

三、你說的含散熱片爆龍是指迅猛龍吧 但我記得迅猛龍也有出2.5吋樣式,並非只有3.5吋樣式而已

四、總之劣幣逐良幣是無法避免的,就像內行人絕不會考慮 TLC NAND Flash,但廠商迫於成本才不管你三七二十一


1 我同意你的看法,但其實也有可能MTBF這標準太過嚴苛或過時,現在用
load/unload cycles來表示可靠性,這部分我看不懂

2 我個人認為[傳統硬碟]是指採用碟片,讀取臂,主軸馬達,音圈馬達等組裝起來的都是傳統硬碟,從IBM第一部20MB到現在的市面常見或企業使用的多數是此類硬碟
小到1.8的微型硬碟或大到5.25吋的Quantum火球,多數是傳統硬碟

3.我錯把迅猛龍打成爆龍,很抱歉,這款有2.5吋的嗎?但該款也沒有標示MTBF

或許我接觸電腦時間較早,第一台電腦硬碟容量約40MB,
第一次買conner硬碟120MB花了好幾千(前年還能讀喔,竟然發現arj壓縮的天使心寫真集^^)
所以我個人對於資料的可靠性是比較龜毛,且對於價格也不是這麼敏感(SAS還是玩不起)

劣幣驅逐良幣我想是不會發生,
只是以後要買高可靠性的硬碟會比現在難找吧
舊 2010-11-11, 06:42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zar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