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booboobir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1
引用:
作者Eav
哪裡來的說法?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8%82%E5%BA%9C

樂府的名稱,起源於秦,到漢時沿用秦時的名稱,漢惠帝時設樂府令,漢武帝時立樂府署,當時是音樂的官府,並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由於該官署是採集趙國、秦國、楚國各地的謳謠,後人便以樂府或樂府詩作為民歌的代稱。漢以前的民歌,稱風、辭,如詩經中的國風、楚辭中的九歌,漢人樂府最早稱「歌詩」,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詩。其後文人也大量仿製民歌來寫詩,於是有民間無名氏的樂府和文人樂府的區別。



此句出於文天祥的正氣歌

正氣歌並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
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
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
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


消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何以之其然哉?

我只是信手取來,樂府是由詩經及處辭彼此涵化而來

取詩經的短句和楚辭的長句,因而長短交雜

因秦漢受於儀禮之束固禮教甚嚴

故所繪都是調戲之言和偷懽之愉

陌上桑及屬於此作

陌上桑寫遭太守調戲之實景

舊題燕歌行就是寫曹丕在偷窺求懽的女子

(不然怎會觀察的如此生動....)

因楚地處蠻夷之地且血統不純正

後人亦稱為"雜種詩"

在詩品中屬下品......

因其布衣愛看所以兩漢一時頗為盛行.....

後文人以其名俗,而改名"越腐".......
舊 2010-11-04, 08:45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booboobir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