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vn514026
1.那個協議是指,所有硬碟廠商需在2011年前在市面上釋出商業產品支援4KB Advanced Format,現在所有硬碟廠商Seagate、WD、Hitachi、Samsung、Toshiba都已經在市面上推出此類產品了,短期內當然還是 4KB,512bytes 新舊產品並存就是
2. Advanced Format 可以相容 512bytes 舊格式,像Seagate、Samsung就是採用硬碟內部自動模擬/轉換指令,將 4KB<->512bytes 磁區讀寫硬碟自己內部就做轉換,作業系統看起來還是 512bytes,就是要讓一般使用者無腦轉換,但這個作法跟WD目前讓user用程式選擇比起來,其實是省麻煩但沒效能的作法
3. Advanced Format 現在推得最開心的就是WD,WD也是市占率第一、獲利第一的全球最大廠,反之推 Advanced Format 很保守的 Seagate/Hitachi/Samsung/Toshiba的狀況都不好 ...... 我是認為,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他們根本不知道 Advanced Format 有什麼影響,根本不會造成購買...
|
2.Seagate, 日立等的AD格式我還沒見過, 但WD那種方式對普通XP用戶來說是一大問題, 一方面可能需要設定針腳, 又可能需要align硬碟, 給人的感覺是非常不方便。
3.WD其實是借seagate發雞瘟的那段時期, 以推出低價綠標而壯大起來的,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 現在綠標的問題好像越來越大, 各地也有災情了, 大部份論壇都有人發報瘟情, 我現在都是提議人家買日立的。
4. 你提的兩點可能對硬碟未來最大影響, 但我感覺對用戶來說反而是影響較少, 一般普通用戶反而不會觸及, 像現在連一般NB很多出廠時都已經是配64bit的系統, 要使用>2TB的硬碟根本不會出現問題(當然不是說拿來作啟動盤), 而UEFI的話, 應該算是已經在默默轉移中了, 現在安裝Win7時會出現的100M系統保留區, 應該就已經算是UEFI的一種雛形格式吧, 只不過還沒有拿來代替BIOS, 到windows 8時, 再進一步便可以順利過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