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enemilktea
感謝講解
但焦距部份仍不是很清楚
您提到的"鏡心到底片 or 感光元件的距離"
又是怎麼去換算我們人眼所看到的遠近呢
|
人眼看遠近,換成照相,就成為被攝物可以照多大的問題
在鏡頭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是視角大小(也就是焦距長短)
當焦距越長(200-600mm),視角越小
把比較小視角的畫面,放在底片(或sensor)上,東西就會看起來比較大比較近
望遠鏡也是這個原理,把很遠視角很小的畫面,送入眼睛
所以在同樣距離下,焦距越長,被攝物會越大
這樣會讓人有"近在眼前"的感覺
相機和被攝物距離固定下,使用焦距越長的鏡頭,可看到東西越大
另外一個限制,是
相同的焦距(視角)下(例如100mm),鏡頭越能接近對焦的,物體越大
這個在鏡頭的規格是放大率
比如放大率1:1的微距鏡
1公分的物體,在sensor(底片)上大小也是1公分
在同樣焦距下(比如說105mm),能夠越接近物體,照到的物體大小越大
可惜光學鏡頭組合有限制,有的鏡頭太近不能聚焦
物體就照不大了
所以,照遠方物體,使用長焦距鏡頭,可以放大物體
照可以接近的物體,使用微距鏡,可以真正的接近物體來放大物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