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ior Member
|
國民年金的確是 老人年金 財源不足下的變形體
其問題點很多
一、收入支出無法平衡
商業保險講求的是實收實支付,有保的人才有辦法。但國民年金是政府所辦,之前沒繳的時間到仍可以享用,他們所支領的便是現在的我們所繳交的。可是隨著時間和人口老化以及人口負成長之下的因素。將來財政收支問題只會越來越大,有破產可能性存在的。這不止是國民年金,連相關的勞保、公保、軍人退休金等現在都逐漸發生這種事情? 將來的生存之道只有「滅少給付」、「增加保費」。
二、所得替代率偏低
想要完全依靠所謂的「國民年金」養老是相當不切實際的。它國相關制度的實施至少替代率要接近五十「意指至少一個月生活所需,政府的保險給付能給你支援一半」。反觀我國替代率連十都沒有。其中這些因素要再加上「通貨膨漲」,你能想現現在你按月繳交保費到六十五歲時,一個月三千塊給你領到死有意義嗎??屆時的「三千塊」還會是我們現在「三千塊」的價值嗎?
三、多頭馬車、公平正義不足
現在以政府之名的所謂保險名稱眾多,公保 勞保 國民年金 農保 。其實全數皆是由人民繳交一定費用,到老再由共同基金中領取退休養老生活金。可是各制度的繳交保費和享受的福利眾多不同「農保繳交的少一個月拿的比國民年金多、軍公教保險給付額政府出的特別多」,眾多制度的不同雖是因應各職業的保障給付。 但國民年金即然是沒有收入人為主的保險就該在制度上,要比其它保險更由政府付多人民付少才是。曾有相關新聞討論要把上述相關整合,但制度龐大、整合不易最終還是 破局。
結語:政府的存在是保障人民,沒有收入的弱勢之民本是注重觀點之一。但礙於經費、以及許多改革的困難點,目前為止沒比這更好的只能暫時使用這種方式。但同上的觀點來看,的確國民年金實在問題多多,然廣告打著「聰明理財」誤導不察民眾,實在可議?? 加入前要深思深思
工作沒了、無自理能力? 那來繳交保費的能力 這方面才是政府要想怎麼救助的??「從改革稅制抽有錢人的毛來救助可能是比較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