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tw.facebook.com/note.php?...150144291681844
-------
行車記錄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發動引擎時可自動錄影(錄音),熄火後自動停止,還要能自動循環覆蓋檔案,才是一台標準的行車記錄器。在挑選適合自己的行車記錄器前,除了上述的基本功能外,還有幾項功課是需要花些時間了解的,如:本身有無內建螢幕、單鏡頭或分離式多鏡頭、CCD或COMS鏡頭、解析度、有無廣角、夜視能力、記憶卡支援、檔案格式等。
首先,你的車上是不是已經有螢幕了,需不需要有附加螢幕的功能?有螢幕才能即時錄影即時觀看,還可以自己調整安裝與拍攝的角度,避免行車拍攝時,造成畫面偏移。若車上已經有螢幕,可選擇無螢幕的機種,體績較小,價格也會比有螢幕的同等級機種便宜。至於錄影時間長短,取決於畫質解析度與記憶卡的大小,除非是想將旅行畫面全程記錄下來,否則一般4G、甚至2G就夠了!(畢竟萬一真的發生事故,頂多只要事故前後幾秒鐘的畫面!)
選購時可朝以下幾個項目比較:
一、錄影鏡頭的感光元件:分為CCD及CMOS。早期的CCD畫質比CMOS好,但近年來CMOS的影像處理技術與夜視功能,甚至比CCD鏡頭更強。選購好的感光元件且解析度要高,價格也相對的會比較高一點。
二、解析度、畫素:解析度愈高,在拍攝對方車牌、地面標線、周遭告示牌時,清晰度就愈高。挑選高畫素(640*480、1024*768、1080HD畫質),所呈現出的影像會愈細膩,但單張畫面的檔案也就更大,容易造成主機處理畫面的負擔,記憶卡在影像寫入時間也較久,當然也較佔記憶卡空間。
三、每秒拍攝張數:建議挑選每秒可達30張以上的產品,畫面能較流暢;因為萬一在高速碰撞下,每秒張數的多寡,就會影響到事故發生時,當下是否有拍攝到關鍵的畫面。
四、鏡頭:分為一般鏡頭及廣角鏡頭。相同解析度的鏡頭,一般型的鏡頭在拍攝影像時,角度較小較易聚焦,可獲得較好的影像解析畫質;但也因為如此,無法將車身兩側的影像同時攝錄進來;反之,廣角鏡頭可以完整的將車頭兩側一併攝錄下來,但拍攝鏡頭周圍會造成變形失真,影像畫質也相對的會變得較差,兩者在單一鏡頭下是無法同時兼顧,如果有此需求,建議選擇雙鏡頭或多鏡頭機種(同時安裝一般型+廣角型),才能兩者兼顧,但費用也相對較高。
五、鏡頭數量:單鏡頭、雙鏡頭、三鏡頭、四鏡頭、多鏡頭之機種都有。鏡頭可安裝數量的多寡,取決於影像記錄主機的功能,可否同時存取多個鏡頭影像資料,鏡頭越多,攝錄的範圍與角度就更多更廣,甚至前、後、左、右都可同時錄影儲存影像;再加上輸出至螢幕顯示的功能,可輔助行車時的視野,避免產生死角。
如何搭配才具實用性、並考量汽車整體美觀,也都是選購時需注意的地方。
---------------------
http://zh-tw.facebook.com/note.php?...150144291681844
------------
不知最近大家有無注意到一則新聞,新聞內容大致上是說:某車主揪出害他被後車追撞的前車駕駛,靠的就是他在車上裝了行車紀錄器,將前方駕駛的惡意慢行清楚的拍下,並保存犯行證據交付執法機關,倘若這車主並沒任何器材記錄這一刻發生的事,就算明明是遭到他人陷害,但在苦無證據之下,似乎只能鼻子摸摸自認倒楣了。由此可知道行車紀錄器對於行車責任的釐清是有相當大助益的。
如同前言,若不巧在道路上發生連環車禍時,這種責任的釐清是相當複雜的,若沒明顯的證據支撐,明明是被推撞的受害者,卻多半還是要擔些責任。由此可見行車記錄器必要性,免得發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珠之憾。
如何選擇行車記錄器
坊間行車記錄器百百種,從未滿千元即可買到,一直到數萬元的產品都有,除了價格之外,選購行車記錄器有何「眉角」是要我們多加留意的呢?
影響行車記錄器錄影品質的最大關鍵,莫過於鏡頭了,一般用在行車記錄器上的鏡頭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為CCD感光元件,另一為CMOS感光元件;在以往總是CCD畫質要勝過CMOS畫質的迷思,不過在科技發展的今天,這優劣條件已經不合時宜了。君不見現在許多攝影機、相機紛紛出現CMOS的高檔產品,CMOS處理影像的技術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不論是CMOS或是CCD,只要採用較好感光元件的行車記錄器,其價格必定會較貴一些。
錄影畫面的解析度,也是影響錄影畫質一大因素。想要有好的錄影畫質,其解析度一定是愈大愈好;解析度愈高呈,現出的影像也就愈細緻。不過愈大的解析度,其會影響行車記錄器處理畫面的負擔,當然愈大的解析度,所儲存的檔案也就愈大,有無可供對應的記憶儲存裝置,也會是一大問題。如何在畫質與儲存裝置間取得平衡,也是購買行車記錄器者要去衡量拿捏的。
另外,影響錄影畫質的另一關鍵,就是鏡頭的焦段。許多人一昧的要求廣角畫面,不過廣角畫面卻會呈現與路況距離太遙遠的問題;若是要求路況畫面近又清晰,則會有鏡頭不夠廣,無法將車側發生的路況納入鏡頭裡來。是要廣角亦或是較長的焦短,則需看你要的是哪種畫面。由以下同一地點、時間拍攝,但呈現出不同的畫面表現,主要是鏡頭廣度與不同焦段所造成的差異。
除此之外,行車記錄器有無內建電池,可供行車記錄器萬一在意外中斷電,仍能利用內建的電源將意外發生當時的檔案完好的儲存下來;一般的隨身錄影裝置,在發生意外斷電時,最後斷電當下所錄下的那個影像檔案總是會變成壞檔而無法讀取。倘若行車記錄器未能具備這樣的能力,將發生意外當時的影像檔案記錄下來,便不能稱為好的行車記錄器了。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因壞檔而導致所有錄製的影像全部消失,行車記錄器還必須要有可分段的循環錄影功能,為了減少壞檔對行車記錄的影響,分段的影像檔,有人是建議愈短愈好,不過在每個影像檔間,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漏失畫面的間隔時間,若檔案分的愈短,產生的漏失畫面就會愈多,這又會面臨到一個取捨的問題。所以在選購行車記錄器時,你還得要特別留意一下各款行車記錄器個影像檔間漏失畫面的時間了。
(全文請見本篇專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