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真的是本垃圾雜誌 標題很聳動 可是看看內容大有問題
這句話只是極小的內容
重點應該是有批台灣學生可以以用學測成績申請中國的一流大學
不用在考港澳生的考試
但是法令還有很多疑義 所以這批申請的學生也是在賭
其實商周裡面寫得很清楚
中國大學只是轉折點 不是終點
其實裡面有各專家說了個可能是內行人都知道的常識:
1.大學最好不要去美國讀(這是廢話 美國本來就是以高等研究領先群雄)
2.如果想拓展人脈 最好去中國或美國唸個碩士
中國是因為潛在市場===>這個每個每次看到我都想笑
這個東西是可以用量化指標的 中國哪來那麼多奇怪潛力?
中文的使用頻率呢?中文期刊已經能發表跟美國同等高素質論文?
中國的創造發明能力又到哪裡?
台灣人工作機會呢?
中國的總體收入呢?
中國的文創產業的現況呢?(相較於日本飽和的文創產業呢?)
這麼重要的東西 雜誌都沒提(還是根本就不敢提 覺得觀眾都是大學沒畢業 不懂中國?)
美國是因為英語系國家的強勢===>大家都知道
這是廢話 問題是你我能付得起這種費用嗎?
===========分隔線=======================================
其實這邊有很多網友都是程度很不錯的 你會發現這篇文章有很多矛盾點
1.強調中國學生很拼很優秀(省狀元 跳級天才)
但是有家長強調不是去拼課業 要去了解她們 融入他們
===>我看不懂這種邏輯耶 如果依照傳統競爭理論
你就是在量化成績打敗他們
跳級天才是特例 應該因此否定自己嗎?
哈佛耶魯哥倫比亞 更多天才耶 這有什麼好特別的嗎?
有看過哈佛的公正與否的課程嗎? 你能跟教授理性辯論嗎?
這很稀奇嗎?
為什麼要融入大陸人呢?....
巴結大陸人以進入陸資企業? 這更奇怪了
送錢比較快吧?
如果要進入中央電視台當正職員工
我想這個你最好是認識中共的常務委員(國家領導人)
因為只有他們有這個權力可以決定
2.強調臺灣學生融入的問題
f強調臺灣女學生踢正步 問題是:又寫台灣女生被逼著退出?
請問這是想強調什麼? 根本什麼都沒得到啊?
一個不服義務兵役的國家 如果依然能夠強大
是否證實兵役對一個人成熟與否沒有絕對幫助?
3.中國北京大學會成為一流大學?
奇怪倒底北大是不是一流大學??? 怎麼話都不一樣?
4.國際化的問題
每次都在文章看到這些家長說國際化
可是我想問一下 你所謂的國際化是什麼???
裡面的上海經理說 有日韓中東學生去念中國大學
===>那去念東大啊 東大一直有相當好的國際化表現
理工科也有英文課程啊 再補個日文不是很好?
東京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
日本的高生活品質不也是這群想成為精銳的家長該學習的?
國際化的好處根本沒說輕楚 感覺是強調大陸化(大陸人越來越佔優勢)
結論:
商周真的是本爛雜誌 錯誤百出 亂七八糟
難怪最後只能用李敖兒子那句話
因為內行人看了都在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