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這也算是現代企管案例的迷思,很多企業在未上市之前勤奮努力製作品質最好的產品。
一旦企業上市之後,公司規模隨著充裕的資金快速擴張,企業架構的複雜度遠遠超過原經營者所能想像。

以一般上市企業(排除資訊生技醫藥業等高度依賴資金、專利壟斷而可以短時間就上市的企業)來說,規模大到能夠上市,老闆多半也有五十歲上下。
因為企業經營複雜度超過創辦者的能力,所以必須引進更多企管人才來協助。

而這些教科書教育出來的專家學者(非白手起家的實業家)通常會以數字作為所有評估生產價值的依據,一切以數字管理為目標。
先區分企業事業單位,要求各單位採利潤中心制,各單位自負盈虧,所以新主管第一件事一定是縮減各項開支。

先從人事支出開始,投保薪資以多報少。假借慈善把福利金捐出再取回企業捐款的免稅差額,員工開始遇缺不補。
能計件就改成計件,生產有瑕疵則由員工承擔。不到上百萬的工程採購招標可以找八九家廠商競標,目的就是把工程款節省到極致。

甚至由集團成立招標集中採購單位,想跟本公司做生意就上網領標,一切以最低標為準,但是驗收標準不變。
廠商為了得標只好串通圍標,你要用最低標我就用最低標包下來,反正我賺的錢也要給其他廠商分,工程不佳是你要承擔的。

結果呢?一堆EMBA 搞出來的數字管理、標準差到最後都成了摧毀公司企業形象的殺手,人事單位任意啟用無薪假制度,任意遣散。
幸福企業到最後老董跑出來向大家對不起,直說未來已經替大家找好歸宿。下了台繼續去拉他的小提琴。

*以上如有巧合,存屬虛構,請勿認真!
舊 2010-09-19, 09:19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