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xx123
您說的我是知道的 ... 在我前述就有提及子貢贖身 . 遭孔子訓誡 = 孔子理念與現實的妥協
上篇回覆是說明我所在意的 ... 一般人對高道德批判是否有誤 + 高道德有無存在價值
.
.
.
當最高的道德開始墜落不成示範性質之時
一般普遍的道德觀念就會開始淪落
什麼怪事都可能發生 ~ 其實現在社會已經到處發生了
那位拾金不昧的ㄚ婆之道德觀高度 . 其實並不是高道德 . 很容易做到的
那位學姐返還失物 . 也很容易做到
|
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喝酒不開車等事我想應該更為簡單,但是每天還是會發生這種違規。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您認為簡單的事,他人不一定有同樣的認知。
而且與返還失物相比,自己留下來用豈非更為簡單容易,能依法請求報酬歸還失物,我覺得已經不錯了。
「高道德沒有人能達成」是您的原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高道德可以是標竿,也可以是負擔,畢竟如夸父追日般追逐一個無法企及的目標,能不放棄者幾希?
且舉個例子,有位成績不好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鼓勵開始用功,但雖從30分進步到了60分,卻還是達不到設定為100分的目標,長此以往,是會不折不撓努力下去的機會大,或是覺得白費工夫而放棄的機會大呢?
如果換一個作法,先以60分為標準,在達到之後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做的到的,然後再表示「讓我們看看能不能做的更好」,繼續往70分、80分努力,是否更有鼓勵的效果呢?
相信您心中有著崇高的理想,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向高道德標準精進的動機,看到巍然聳立的巨塔,心中恐怕還是立刻放棄的念頭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