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eiya2000
我所認知的數位輸出,應該是不會經過音效卡的dsp晶片做處理的,音效卡只是單純的傳遞訊號而己;如果訊號有經過音效卡的dsp晶片做加料的動作,訊號就失真了,也就失去了我一開始要求音效卡做數位輸出的用意了。
|
就算以你講的定義, 還是有差的, 不然同樣音效卡, 同樣DAC, 怎麼光纖與銅軸的聲音會有差異?
只是多作一個光電轉換, 其他都一樣喔
數位傳輸的晶片, 等級就分成很多種了, 要是不經過DSP處理, 只是傳輸出去就都沒差異, 那為啥數位傳輸與接收的晶片, 價格差異會差這麼多?
先講個最簡單的問題, 雖然資料都是數位的, 但數位輸出端與解碼端的時脈並不同步, 內建的clock(石英振盪器或是時基處理器)精準度有差, 尤其電腦內部溫度越高, 使得音效卡的clock誤差越大, 即使資料都是0或1, 但彼此同步時間錯了, 資料就是錯的
高檔的時基處理器, 一棵就要數百元(一般1~2萬左右的音效卡會用這), 頂級的要兩千以上(一般3~4萬左右的音效卡會用這), 一般幾百元音效卡會用較高檔的時基處理器?
用這算是DSP處理嗎? 若算是, 那也沒比較的意義了,
因為很便宜的音效卡/CDP都有這東西, 就算沒有, 也會內建於數位傳輸之類的的chip中, 那當然就有差異了
在談一個問題, 0 or 1是人所認知的數位資料, 但以電子配備來看, 那只是電壓高低,
問題來了, 電壓高於多少算0, 多少算1? 難道電不會受到干擾? 以及電壓的改變並沒這麼即時
電腦內部就是個很大的雜訊干擾...
myav討論說, 平衡輸出的聲音會比較好, 原因就出在平衡輸出的電壓比較高, 以及平衡處理可以減少很多雜訊, 較能抗干擾
若非平衡, 最好是用BNC 50歐母端子, 但我忘了原因, 有空我在去查查
不同的數位傳輸, 就有差異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