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atboyslim
我看了以上的資料比對後,跟我PO的一樣,當然裡頭有很技術性的部份就不是小弟能瞭解,因為從SDRAM~DDR~DDR2...等,那時小弟瞭解的資訊是所顯示的資訊只是依據其技術特性所推算的結果,因為SDRAM 好像是SINGLE RATE在做傳輸,到了DDR 2變成DOUBLE RATE做傳輸,所已就是理論上乘上2做推算,但實際使用上效能好像並非如此的樣子,所以如今到了DDR 3的話...如果只是做升級動作,是否有必須更換此裝置,這正是小弟的疑問...
|
DDR->DDR2改進的幅度沒有DDR2-->DDR3那麼大
DDR2只是改進傳輸上使用4倍頻,高頻運作時功耗降低(方便生產)
代價是需要更先進的製程否則將必須調高傳輸延遲,
當初AMD CPU的MC單元被高延遲搞得不穩定要不就是崩潰,整體開發進度落後,
不得已拿掉了DDR與DDR2共生的設計,就是要趕在Core2之前上市,造成AM2與939/940不相容,而且MC必須以除頻方式運作而且時脈可能以小於JEDEC制定的規範
DDR3使用了8倍頻還擴增了8Bit預讀能力,
猜測可能是與單條4GB必須使用64Bit定址才能完全使用有關,
64Bit環境下CPU能一次從記憶體中提取8Bit的資料,但同樣的跟DDR2一樣,必須解決
高傳輸延遲的問題,這對於內建MC單元的CPU來說是個挑戰
intel的方式比較靈活,外頻133*8與DDR3-1066同步,而且完美支援DDR3-1333與DDR31600以上的記憶體規格
AMD則是200*8=DDR3 1600雖然同步但是無法與DDR3-1066(1000)或者1333(1300)同步,除非降頻至DDR3-800,除非與CPU非同步除頻運作...
不過ganged mode(128*1)模式下必須放寬參數,所以AMD才會建議用unganged mode(64*2)來解決記憶體高延遲的問題,intel現在則是利用降低CPU快取延遲的方法,
未來則是用海量的L3快取來解決4通道(256*1)的傳輸延遲問題
理論頻寬只是供參考,要提升記憶體效能需看實際上CPU有沒有真正妥善利用頻寬
否則即使是6核心存取資料,用DDR2-800雙通道的頻寬可能也塞不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