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淺草一郎
沒錯,世界綠色潮流是把工廠蓋到別的國家去破壞別的國家的生態促進別的國家的經濟發展

|
事實上就是這樣沒錯,這和綠色無關,和每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關。當台灣很窮的時候,我們沒辦法計較工廠可能帶來的污染,只要有人來設廠就很歡迎,因為那時候填飽肚子最重要。可是在我們有起碼的經濟水平以後,我們就會開始考慮到設廠可能帶來的環境破壞,或是對週遭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影響,有時為了讓我們無法承受的污染能夠去除,或是因污染引起的後續醫療費用,是有可能超過當初設廠所帶來的除了廠商以外的社會大眾能得到的利益的,因為當人民的收入提高後,其性命財產也變得比以往更有價值了。
這也是為什麼核四六輕國光石化不是設在台北市或其鄰近週邊區域,除了土地昂貴及人口稠密以外的原因之一。不過我想現在還是有一些經濟發展很差的國家不會排斥這樣的重污染工業,其實這幾乎是所有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必經的路,就看我們自己怎麼定位了。台灣還有一個問題是人口過度稠密,所有的污染波及的範圍都有不少人居住,也很容易就影響到鄰近鄉鎮,自然與社會條件和許多土地廣袤人口稀少的國家大不相同,影響環境的成本也就來的特別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