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rzard
Power Member
 
mrzar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512
引用:
作者P&W
台灣的廠商整合之後湊一湊,不只能作引擎還能作變速箱,本來就有很多代工了,要作到某種程度以上,我想是絕對沒問題,但是要跟大廠比較,這需要時間來開發,至少跟對岸比較是輕鬆完勝,如果台灣市場夠大,不要官商勾結、商人內鬥那樣嚴重,這些事情早就不是問題了∼∼

汽車系統商都是國外的,台灣的系統商僅到機車階段,有些廠大家也很耳熟能詳阿,像是Bosch、Delphi等等,至於冶金的部份可以直接買國外的生產線,但是開發到德國廠水準,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鍛冶一直都不是問題,買設備與技術就有了,主要還是在開發設計水準與經驗不足∼∼


我覺得會做和做出來有沒有競爭力差很多耶
這樣好像考試要及格很簡單,但但要擠進前三名要付出代價和足夠的運氣

你也說開發設計水準不足,但華擎這麼多年開發下來還是無法突破(變速箱....唉)高負載,機車廠看似也無法有大突破(濕式離合器,高馬力淨重比)

鍛冶技術沒辦法如你說的有產線和技術就能提搞出名堂,
好比礦物機油,每處油田的天然物(雜質)都不同,一樣的設備不同的來源調出來的產品就是不一樣,礦產也是如此,後續加工要考量的更多

你所舉的系統商很有名,但它們會下單給我們?
換個角度問,我們現有的國產引擎、變速箱、底盤設計有競爭力嗎?(現階段)

我的看法是:重要零件我們能做,也能出口(有競爭力),但僅限於小型機具或輕工業使用
到了汽車、飛機、坦克或造船業等級,我們根本沒有那個技術,
而這個技術用錢也燒不出來
鍛冶技術是重工業的基礎,有錢,還不一定買的到!
舊 2010-07-27, 02:28 PM #1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zar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