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f1073
貼貼貼
臺灣學研究
第五期 / 97 年6 月
「唐朝官話」話
持「閩南語」是「唐朝官話」說者,以本族群老一代,身歷日本、國民黨政權壓
制、族群意識強烈、而又具有讀冊音基礎者居多。
他們之依據:
(一)是:唐朝官話(即讀冊音、漢音)七音(調),閩南語也是七音(調)。
(二)是:用閩南語(指讀冊音)吟唐詩,音聲最準確,最有韻味。
(三)是:閩南語中含有甚多唐朝官話(他們認為文言語詞就是唐朝官話)。
殊不知這種說詞是「文不對題」,因為所謂「方言」,所指者是各「方言」中之口
語音(白話音),也就是其原始母語部分,而不是讀冊音(文言音)部分。不管是不是「文
不對題」,此處還是就上述三種依據來探討看看。
(一)閩南語與唐朝官話同為七音(調):
各方言聲調數一覽表39
1.北京語 4 音(調)
2.蘇州語 7 音(調)
3.廣東話 9 音(調)
4.客家話 6 音(調)
5.潮州話 8 音(調)……...
|
所以 以接受漢化的日本這個第三關係 來交叉比對 最能去探索當時的官話接近現在哪個方言 ˇ ˇ
北京話 首先 一定不是唐代以前的官話 所以可以聽遍目前在大陸所有的方言 跟唐代以前的古籍 歌訣 來判斷哪個最接近古代漢朝或者唐朝官話
族群意識強烈的客人曾經被閩人壓制 趕到台灣北部
請看裡面最後一段話
http://www.fengshui-chinese.com/dis...stpost#last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