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客語的來源
瀏覽單個文章
山本堪助
*停權中*
 
山本堪助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10
文章: 6
客語的來源

客家名稱的由來

所謂客家人,如字面上所示的意思,就是「做客的人們」,也就是「不是土著,是從外地來的人」。據說他們本來就不是中國南方的人,而是為了逃避歷代中原戰亂,集體南下的北方民族。經過多次遷徙,最後才遷到嶺南「作客」的。(註3)

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南遷的時候,已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志云:『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

 可知客家的「客」字,是沿襲晉元帝詔書所定的。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當時將自古以來即居住在該地的土著稱為「主」,以後從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於此誕生。(註4)

客家名稱的由來,雖然出自晉元帝「給客制度」的詔書。但是這裡所說的「客」,應該是廣義的「客」而不是單純地指今日客家人的「客」。這種廣義的「客」,一部份演化為「越海系」,一部份演化為「湘贛系」。各系演化後,各有各的專有名稱。宋以前,越海、閩海、湘贛、南海各系,已經形成,初雖為「客」,然長久居住後,已不自知其為客,在此情形下,便把宋以後由其他地區遷來的漢人,稱之為「客」了。因此,客家的由來,是在各民系形成之後。

五胡亂華以後,直到唐末黃巢之亂,這一時期,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稱尚未確立。從黃巢之亂後,客家先民避難遷徙到閩粵贛三角地區,經過五代紛爭,及宋太祖的統一中國,客家民系才由其他民系的演化而自成一系;所謂「客家」的名稱,就在這個時候確立。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樹 南有石壁村

大槐在山西洪洞 石壁在福建寧化(閩西)

客家人原本是從 山西逃難到閩西石壁 在由石壁往南四處遷移 到廣東 四川 等地

但是現在的客家話很多不能相通

原本客家人應該是講北方中原話 但是現在的客語唸古詩很多根本沒押韻

原因就是南遷到廣東閩西等地 跟當地的語言融合 成另一種新語言

客語在20世紀被定名 在之前根本沒所謂的客語 ˇ ˇ

所以現在有些客語 有夾帶北方話 俺 (Gai) 還有夾帶廣東語 佢 (ㄍ一˙)

但是會發現很多很接近閩南音 這個根本就是被當地的方言融合

可以確定的是 現今的客語 絕對不是古漢語 而且跟官方漢語 差距很大

頂多是有些音 跟部分用詞類似

=========================
那為什麼閩語 會接近漢語 因為古代的吳越 被漢人統制 歷代也有定都南京的 自然受官話影響很大 至於影響程度 唸古詩就知道了 不必多講了

若客家人要宣示語言正統 拜託一下 用你老祖的山西話來宣示吧 不要用20世紀的客家話來宣示正統 這個只能欺騙 沒去找歷史資料的三歲小孩
     
      
舊 2010-07-24, 08:2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本堪助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