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山本堪助
*停權中*
 
山本堪助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10
文章: 6
引用:
作者Crazynut
開版人提到張飛說的「俺」了…

曾看過一本分析、論述中國異民族的書(當然是大陸學者編撰,不過我覺得有相當的可信度)。

南方的原住民,就是戰國時期吳、楚、越流傳下來的,通稱「越人」。

三國時期,越人分支眾多,有「百越」之稱。

中間經歷過兩次大混血,第一次是在魏晉南北朝,「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有家世、有歷史、有淵源的世族當然是遷移過來的。

第二次就是唐、宋之間五代十國的時期吧。

混血、民族融合的程度,沒有生在當時,實在很難估計(即使有也很難)。

不過就民族上來說,南方的兩廣、福建、甚至更南方的越南,一般都認為是越人的血裔。(我個人認為,可能還可以包含臺灣的西岸)。

就語言學來說,廣東話、客家話、福建話,都可算是越族語言的分支。



中文 我

日語 挖搭係 (Wa Da Si)

閩語 襪 (Wa)

客語 Gai

粵語 Go ˊ (二聲)

雖然閩南音 我的標準唸法接近粵語 Go ˋ (四聲)

日語 雖然多唸了兩音 但是到底哪個比較接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0%B4%E8%AF%AD

上古南方漢語只有楚語,原說非漢語的吳越江南各地最初也是被楚國收服的,原始吳語也應由楚語分化。

ok 那閩南語就是直接由漢語分化出來

吳語就是江南話 地點在現今 江蘇 浙江 中國歷代有哪些定都在南京的




隋唐時期

隋代揚州經濟文化崛起,隋煬帝也曾經在揚州學習吳語。唐朝韻書也有關於吳語的零星記載。如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有「髈,普浪反,髀,吳人雲」,至今蘇州還把腿叫做「髈」(音「胖」上聲)。

唐時國家安定興盛,使得吳語得到鞏固,分化。到開汀、開漳之時閩客兩語即界線划然分明,說明閩語已經形成並鞏固,北宋編的韻書《集韻》中已經編入閩方言專用方言字「囝」,皆與今閩語正同。同時也收入不少吳語字。則吳語自然也已形成而鞏固了。
舊 2010-07-24, 09:28 AM #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本堪助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