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ompt
SO?
我只能說你是錯的
因為只要有上過語言學與聲韻學就知道了
歡迎先去修一修中文系的課
當時的語言是河洛話
而閩南語則是出自於河洛話
WHY?
因為當時權貴與統治階層被打就逃
一路南遷一路散布
最後就到了福建了
而閩南語事實上還有不同地區口音的分別
好了 報告結束
|
到底是誰在魚目混珠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7%BD%E8%AF%AD
閩語,中國大陸稱閩方言,為漢藏語系漢語族內的一種語言,其保存了許多上古漢語的特色,同時也有不少古閩越語的遺留。
閩語源自古吳語,系最早從古漢語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語言,因此內部分化最顯著。主要分布於福建、台灣兩地大部分地區,以及廣東、海南、浙江的些許地區。1955年在語言學分類上將閩語作為一個語支,下分閩南、閩北兩語,1963年則合而為一,下分閩南、閩東、閩北、閩中、莆仙五種方言。傳統的「漢語七大方言」理論中,閩語被看作是「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客家話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E%A2%E8%AA%9E
客家話,又稱客話、客家語、客語(其餘稱呼見此),是漢藏語系漢語族內的一種聲調語言(或漢語方言)。
語言學者對於該將客家話歸屬至方言,抑或是當成一門語言仍有一定爭論[3]。
客家話地區主要集中在粵東、閩西、贛南交界的贛閩粵客家地區,並被廣泛使用於中國南方、台灣、馬來西亞及一些華人社區(香港、澳門已經甚少人使用客家話)。此語言歷史悠久,但正式被定名為客家話,是20世紀的事情。
吳語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0%B3%E8%AA%9E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吳語在西元五至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對日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吳音(日語:呉音)是日本漢字音(音讀)的一種,一般認為這批漢字讀音在西元五至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從南朝直接或者經朝鮮半島(百濟)傳入日本,而南朝的大致統治區域便是如今中國的長江以南地區,國都和統治中心便在長三角地區,也就是吳地。由於吳音融入日語程度較深(常用於基本詞彙中),古代稱為「和音」。平安時代之後,由於推動漢音普及的一方對其的蔑稱態度。歸國的日本留學生以長安秦音為正統,因此稱其他地區特別是長江以南特別是江東地區的音為「吳音」。
對了 有人說 日語發音像客家話 這又是什麼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