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ttleJohn
我的上一代跟日據時代之前(1895前)和日據時代(1895∼1945)的人相處過,
據我祖父、父親(日語皆通)的說法,基本上在台使用的閩南語除了新名詞引入之外,
以我居住的台南來說,台語沒有被日語所影響,修辭邏輯都沒變過。
基本上除了鄉音,公認最跟原來的漳泉音相近的是台南人的台語(僅限於70歲以上)。
既沒有特殊口音,在某些修辭上也類似於布袋戲的『雅言』。
但是台南人聽布袋戲還會覺得黃俊雄的台詞腔調還保有台灣原始閩南人的口氣,
可是他們的下一代,所講的台語都是從國語的邏輯去講出來的,已經不算是純正閩南雅語了!
|
布袋戲的那個最標準
不管在怎麼發展變化 目前看確實真的是閩南語 最接近日語
那就代表當時日本學習的漢語是接近閩南的語言 宋代以後就不用講了 ˇ ˇ
拿其中一兩個來比較就是要比較 南方語言跟日語的差異 哪個最接近
因為西字的發音證實 根本不可能是客家音或者廣東音 ˇ ˇ
閩粵客 有些發音也是很類似 在沒拿其中幾個比較 搞不好也認為可能是廣東話 才是當時的漢代官話
其實看原來討論的那一偏就知道 有人根本不懂閩南語 不知道他標準的唸法 只聽到一般台灣講的那種地方化的唸法 就認為閩南語是那樣 ˇ ˇ
現在的台語 不是標準的閩南語 布袋戲的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