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站長
撇開其他的不說,平心而論的話,大家對於這種產品介紹的內容有什麼看法?
|
引站長的文 . 述說我的看法 . 給大家參考 ......
以網路行銷來論 . 該名業代網兄的
說服術表現是高階的
該文有2大特點(1+2) . 值得網路業代學習
1. 人類對於純文字描述總有一份不切實際的感覺
而該網兄卻能以
故事化 + 心理流程的敘述呈現該產品 (從合歡山開始)
提供網兄們看文時的
想像素材 . 引發產品如在手中的
想像感覺 (虛擬體會)
縱然該產品沒在網友手中 .....
所以引發其想像 . 用以補足該不切實際感產生的心理缺乏 = 似如
親臨實境
(註 : 似如親臨實境是一種文學方法 . 小學都有教 . 除此之外 ...
音響界+歷史叫 ~ 猶如原音重現+歷史重現 ....
人文概念一樣 . 行銷上的應用只是另一領域)
2. 他所提供的圖片雖然簡單 . 卻直指產品
重點
關於圖片的介紹簡單扼要不囉嗦 . 充分說明產品的優點
就算是相機使用的初學者 ....... 讀來都不顯費力 .
容易理解與想像
甚至 . 可能引發網友繼續讀下去 + 讀完的
意願與趣味
3. 1+2=消費者在看完該業代文後 . 是可以記得這文中介紹的產品與優點
佔據腦海中的一席之地 . 這文在行銷上就是成功的
反觀 . 論壇上一些產品介紹文 . 過於以直接的感官物 . 用以增色產品介紹的敘述強度 ... 如女性軀體
雖說 . 該方法是可以拉聚人氣
但 . 以PCDVD的會員屬性來看 ... (宅太多)
美色的感官強度絕對大於產品強度
非但美色襯托產品不成 . 更容易反客為主
網兄們讀來 . 只會記得白晰大腿 + 傲人三圍 ..... 甚至連產品的正確名稱都記不住
行銷的
襯托法不僅要知道它好用 . 也該知道它該怎麼用 + 反效果的疑慮
4. 行銷方法的框架除去行銷人 + 消費環境的因素
剩下的就是產品的屬性 = 優點要強調 . 不及處要隱匿
從這來看 ..... 該產品功能的
不及處在相機老手中是明顯的
但這觀點是從消費者的立場出發
行銷上是不能主動提出 . 可以置於留待消費者判斷 + 詮釋 . 才是適當
換個方式說 ... 相機老手認知手持竿的缺點 . 來自腳架與手持竿的
比較而來
但該比較 . 只能說明手持竿相對於腳架的功能
不及 . 而非
不足 (不及與不足的意指要分清楚)
簡單來說 ..... 手持竿不是腳架 . 訴求功能特色各異
產品的認識上要有所分別 (不僅使用相對觀點 ... 如比較 . 也要使用絕對觀點 = 專注其一產品訴求)
所以 . 我不打算將該產品的不及處隱匿的行銷敘述 . 當作該網文的行銷缺點
我不是業代 . 我純粹從說服術的角度來看這文 ...... 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