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js95510
嘿,是說 我 "自己" 做點功課啦!...
因為敝人一向只買 華碩的主機板,但開始討厭其上萬元的高價板子比他牌已貴上一大截又偏愛搞小家子氣作風。
例如P6X58D PREMIUM、P6X58D-E只為了一點價差就搞差別待遇,後者偏偏少了一個主機板上的 簡易快速開關(Power、Reset按鈕少了其中一個...小氣到不行)、然後全都拿掉了 IDE插槽只保留空銲,少了相容的實用性....
今後考慮改買 華擎產品了;例如 Asrock_X58EXT3(只$6千餘元)、Asrock_P55Deluxe3(只$5千餘元):至少讓人感覺平價、平實,該有的部件也全都有!
BTW:
維修站的小姐若只是負責接待、收件與取件,不知產品保固如何查看那是剛好而已;不過此時若能替客戶代為向內部洽詢答案,那就更好囉!
|
冏~
這就是副品牌成立的緣故呀(還有產品差異化,提升收益)
為了擴大總市佔率,增加總收益..等等各種理由
華碩分出了華擎,聯力分出了Lancool
給了不同需求的使用者更多的選擇,很好呀
嫌華碩貴得沒價值的,可以買設計相近用華擎
但是只有華碩皇家,沒有華擎皇家(很多人都知道..人事成本是相當可怕的...)
P6X58D PREMIUM、P6X58D-E價差一點點,卻少了不少東西
則是產品差異化的結果
削價競爭不如成立副品牌,賣較低價/實驗性產品
削價競爭不如拉長產品線,增加與他牌差異性,提升競爭力
華碩更高明的是增加自有產品間的差異性,將利潤進一步提升
每加一些錢就能獲得一些設計,成功的把消費型主機板單價從3~5k拉高到1萬多塊...
值不值得看個人
便宜有便宜的優點,貴有貴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