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bonoc
Senior Member
 
bono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495
資料的管理 Part2

既然有人提到桌面搜尋工具,及檔案系統tag標籤的概念

就順著寫來


前文主題雖然是[資料管理],其實此系統已將備份;轉移的需求考量進去

於有限的空間,設定有限的項目,進行分類、存放,

對於資料庫規模的掌握,載體轉移,備份,有很大的幫助。




相較於仰靠桌面搜尋工具,不進行分類的做法

有點像是在無限的空間,無限的項目,堆放資料

然而實務上,空間不是無限的,在資料必須備份,轉移時便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擾

較適用於資料量小,同質性低,種類單純的環境

========================================================================


<實務上分類的做法及好處>


(一)以粗分大類[文件;音樂;圖片;影片;程式....]立即得到的優點為:

  1.容易掌握各類別檔案所佔容量,推估成長速度,進而規畫載體容量
  2.在空間不敷使用時、整塊轉移至新硬碟,舊硬碟留做其它類別擴充使用
   或是異地備份,以實體硬碟(或光碟)為單位管理,
   檔案性質單純,可大幅減少實務操作的手續與難度
  3.群聚/整齊的檔案,便於滑鼠/搖控器.等較直覺的點選方式,增加瀏覽的流暢度
   降低關鍵字的記憶,及鍵盤的仰賴性,對於檔案系統不熟悉的使用者也可快速找到目標
   或瀏覽其它相關物件

(二)粗分大類[文件;音樂;圖片;影片;程式....]實務上的參考做法為:

  1.以檔案大小考量:文件,MP3音樂檔,JPEG/PNG圖片檔屬小型零粹檔案,且成長速度較慢
           分類後放同一硬碟,視情況分出獨立硬碟
           1GB左右之電影/動畫等中型檔案,放同一硬碟,或獨立硬碟
           10GB~40GB之影像檔,使用大容量硬碟存放

  2.以執行速度考量:裝機程式、遊戲、Program資料夾、系統image檔,可考慮使用高速磁碟獨立存放
           增加存取效率,及減少與系統碟之間相互干擾牽制

  3.以重要性考量:論文,家人照片,底搞...不容閃失的任何重要檔案,可考慮存放於獨立磁碟
          減少中毒、mft毀損..等風險
          外加定期異地備份(硬碟或光碟),或即時Raid1備份


=============================================================================

分類的好處因人而異,資料量真的很少,分什麼類?浪費時間,直接桌面搜尋搞定

但若是資料量龐大,下面談到的tag標籤概念除了增加搜尋效率,還有利於備份的效果

最常見的tag應用於mp3上,註記歌名,曲目,歌手,年代,曲風,便於歸類,尋找,及播放

基於同樣的需求,把它套用在資料夾的命名上

曾聽說某作業系統將導入全新的磁碟系統,導入tag制度,打破資料夾之間的距離

不用辛苦的層層搜尋,分類,感覺一片美好,可惜還沒導入目前的windows中

不過,以目前的樹狀目錄,加上自製的標籤,其實蠻好用的

比較困難的應該是[拿捏]


拿捏什麼?


1.該放入哪些資訊
2.tag的順序(或資料夾命名的格式)


感覺好像沒什麼,但若格式底定,累積成千上萬資料夾後,發現當初設定不夠周詳,就是場大災難

不是忍受前後期格式不一,就是逐行逐列手動更改的大工程

雖然不大一樣,但千禧年危機就是預留欄位不足,導至日期重覆、錯誤、錯亂的問題

但又不能極期詳盡地把所有資訊都列上去,徒增人力/空間浪費,

太長的檔名/資料夾也會造成OS、燒錄軟體、壓縮軟體的相容性問題

所以頡取適當、符合個人使用習慣,資訊做為標籤是很重要的,另外,能具有延展性的格式更為理想

-------------------------------------------------------------------------------------------


<tag標籤的實做>

以搜尋羅輯來分:

 1.照片類(同文件類):

      照片-電腦相關-[20080725]資展-主機板
                     -顯示卡
                     -ShowGirl
              [20090728]資展-主機板
                     -顯示卡
                     -ShowGirl
        -家庭旅遊-[20070728]北投
              [20070813]花蓮

  說明:
    通常找照片會以成員、地點、及時間為搜尋標的

    假如只有分類[家庭、自拍、寵物..],底下依類存放,資料夾一多,還是不易尋找及管理
    加上數位相機拍照檔名容易重覆,更需要分開存放避免覆蓋

    [20080725] =>[]符號有置頂功能,與未整理資料夾有所區隔
          =>20080725,日期有排序功能,使用完整4碼西元年則是為了標籤一致性及直覺性
           因為網路流傳檔案通常使用西元年,使用4碼則是為了不與民國年及年、月、日順序搞混

---------------------------------------------------------------------------------------------

 2.影片類:
      電影-搶救伯恩大兵[700M]
        -赤必[4G][ISO]
        -目光之城1[1.2G]

      高畫質電影-搶救伯恩大兵[42GB][1080P]
           -阿凡答[10GB][1080P]
           -阿凡答[43GB][1080P]

      動畫-青花[Aoihana][11全]
        -化物語[Bakemonogatari][13未完]

  說明:
    其實標出容量有點多餘,若是XP能自動顯示出資料夾容量,就不必自己key(可換OS,或加外掛軟體解決)
    但當備份的影片數量很多,順手標上的容量及格式,在檔案增刪/備份
    或是判斷畫質時,一目了然,還算有用

   動畫則是因應日文輸入為主,加上假名拼音,方便搜尋資料,加上集數提醒自己買/備份到第幾集

    與照片tag明顯的差別是:照片tag是為了好找好整理
               影片tag比較偏重迅速瞭解品質、集數,不用一個個資料夾點下去察看

-------------------------------------------------------------------------------------------

  3.音樂類:

       音樂-男歌手-周杰倫-周杰倫-范特西[19990909][192K][MP3]
              周杰倫-范特西[APE]
              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320K][MP3]
              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APE]

         -女歌手-芭菈芭菈芭..

  說明:
     tag選用模式與影片類似,標上格式與品質除了方便辨識,還有分類備份的功能
     把原版CD轉成MP3放車上聽,APE在房間聽,若硬碟爆滿要刪歌暫時清出空間,又不想重新轉檔怎辦?

     MDIE輸入APE過濾,拉出來燒成一片DVD,再過濾MP3燒成一片,分類備份很簡單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若套上多產歌手-濱崎步,或是涼宮春日/福音戰士原聲帶動輒2~30片CD
     是把CD翻出來一片一片轉,還是燒成幾片DVD再讀回去..熟優熟劣,相信很好選擇

     至於流行歌要不要加入日期標籤,見人見智
     有能力每張專輯都找得到出版日期,就加在字首,作排序用
     沒把握每張都找得到日期,就放在格式前面,作參考用,以保持格式一致性及整齊

     小建議:盡量只使用-[]符號,(){}<>.逗點空白鍵少使用,維護起來會輕鬆很多..
除了減少按鍵的使用,點號與空白鍵容易造成誤判,或資料夾重覆而沒察覺

-------------------------------------------------------------------------------------------

   4.漫畫類:
           漫畫-未完結-SIDOOH士道[高橋努][注目中][11未完][缺]
                 -真月譚月姬[佐佐木少年][18X][6未完]
              
           漫畫-完結-H2 好逑雙物語[安達充][34全]
                -D.N.A2[桂正和][5全]
             
  說明:

     除了第一篇說明過的,補充說明如下
     分成[完�***[未完�***二大類,可有效減少單層子目錄數量,降低磁碟系統回應的負擔

     標出[作者][集數][18X][少女][未完/全/缺][恐怖]
     善用MDIE可迅速找出同一作者的作品、
     女朋友來時過濾出少女漫畫讓她打發時間
     想看又暫時沒時間看的標上[注目中]...(個人是簡單標個[L]代表喜歡啦..)
     各式各樣的標籤在不同的狀況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
             
     只是漫畫同質性低(一般來說,一位作家不會有太多套作品),不易縮減、整合資料夾
     檔案大小不一且雜亂,實務上較難整理成4GB為單位做DVD備份,建議以整顆硬碟定期備份


-------------------------------------------------------------------------------------------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tag應用

簡單的說,tag可用在:

1.同質性高,快速分類(人名,格式..)
2.排序(日期,常用性..)
3.內容成份提要(容量大小,品質,格式,狀態..)
4.特殊註記


桌面搜尋工具,有著高速,免整理的方便特性,但對於檔案不含關鍵字(如僅有曲目的MP3歌曲)
還是得對資料夾做最低限度的命名整理(尤其很多壓縮檔本身就是簡中/日文檔名)

及檔案系統引進tag標籤概念,猜想仍然得對個別檔案或資料夾做定義
(如mp3tag,除了套用網路現成的,還是得手動KEY)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能超是你命.....

啊不~是各自有適合的應用


-------------------------------------------------------------------------------------------
本篇其實與上篇有不少重覆之處,

但本篇加強了"why"的部份,把不同角度的考量補齊

並將實務案例做更詳細的描寫

希望這樣語焉不詳的胡言亂語能多少讓人看懂一些


======================================================

話說....那些手中動輒2~30顆硬碟的魔人都跑哪去啦

我好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管理/備份他們的收藏

一個人摸索很漫長艱辛兼沒效率說 >"<
__________________
只看得見別人在過爽日子嗎?

什麼時候努力讓自己過得爽一點呢?
舊 2010-07-10, 08:53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ono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