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沒說過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引用:
作者seraphicsid
別鬧了
台灣沒有這個環境跟市場
韓國對電影工業的保護遠遠超越台灣


+1, 韓國對電影工業的保護和資助是臺灣遠遠及不上的, 像電影院一年放映多少天外國片和多少天本國片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在2006年以前, 規定一年最少要有146天放映本國的電影(保護本國電影的市場), 到2006年以後才減為73天。

另外就是韓國國民對本土電影的高度支持(韓片開始時也是一大堆爛片的), 這才能在競爭劇烈的國際電影市場佔一席位, 在電影的領域內, 必先培養具有本土意識的觀眾群, 然後拉拔具有本土意識及全球視野的電影製作人。

此外, 在電影業的融資方面,韓國採取了鼓勵政策。1997年11月,韓國通商事業部宣佈電影業及相關產業屬於風險投資業,這意味著電影融資比較容易,並且可以享受減免稅等優惠待遇。同時,韓國政府於1997年後開始實行抵押版權融資制,比如1998年,國有的電影振興公司為10部電影作抵押版權融資,共提供30億元韓幣。與此同時,韓國政府適時開闢了好幾個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如中小型商業投資管理委員會(簡稱SMBA)、韓國電影委員會(簡稱KOFIC)等。2000年來自各種管道的組合基金投資電影行業的總額達到了9200萬美元。6個在2001年4月組成的新基金(總額為3920萬美元)將由SMBA代管,還有三個即將組成的新基金(總額為2400萬美元)將由KOFIC管理。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將會有總額達1.552億美元的基金在等待投資電影業。充沛的資金也讓韓國電影有能力引進好萊塢的先進製作技術。

一堆鄉民只看到人家的成功, 卻不見人家(包括全國國民在內)在背後付出的努力, 加上還不時對人家的創新嘗試作出恥笑, 怎樣的人民就會出現怎樣的電影業, 就會出現怎樣的結局。
舊 2010-06-26, 08:59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沒說過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