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個人認定傳統軟片不會有轉數位化的缺點,條件與原因如下:
1.第一手資訊就是由類比銀鹽曝光所得,而非感光元件直接曝光。
(若反過來,我也建議直接以數位方式檢視光片)
2.大部分嚴重的病徵甚至是會危害生命的疾病,第一時間的正確判斷是影響診治黃金時間的最主要因素。
3.光片轉數位除了螢幕失真問題外,還得考量光片掃描時的失真、壓縮影像的失真甚至是操作人員的疏失,所有失真的總和,可能不只是相加總而已,更可能是加倍的影響病情的判斷。
(我在某大醫院就真的看到所開啟的檔案是JPEG)
4.一般醫院保存光片的室所裡應都有最基本的防潮處理,加上後續診斷所使用到歷史資料的用途,大多是針對病情的後續發展做判斷,而不是第一時間的病因審查,兩者間的用途是不同的。
眾觀而論,類比光片轉數位化除了對醫院有行政程序上的便利外,對病患是沒好處的。
PS.醫院第一手資訊即是以數位方式擷取者除外。
至於片子被借走不還,那是該病患漠視自己的權益,若是醫院的人為疏失導致光片遺失,那則是醫院該負起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