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ogerShih
*停權中*
 
RogerShi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ROC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longmild
台灣比韓國早結束戰爭。
中國大陸的戰爭在1949 年就大事底定了,其後的戰爭只不過是區域的戰爭,影響不了本島的經濟。
南朝鮮的戰爭在1953 年才結束。但其後板門店零星的衝突也不少。

本來南朝鮮的建設是要晚台灣五年
但事實不是如此,到了 1970 年代,十大建設剛開始時,高速公路,....。南朝鮮這些都有了。

經國先生對台灣最大的貢獻,不是十大建設。
是說服他老爸,調整反共大陸的策略,開始建設台灣。
那時候才會講出一段話,為何要一次做十項,因為已經落後了,不能在等了。

至於台灣的電子業,也是無心插柳,
當時台灣對很多企業都有保護條款,就是對電子業沒有,但這些產業就像扶不起的阿x。反而沒有保護的電子業殺出一片天(非半導體業)。
真要感謝,與其要感謝老孫,不如感謝老李吧,
他創造了世界第一座科學園區。但他不是小蔣的人馬,更和老孫不合。所以從經濟部長被貶為,政務...


感覺好像只要強調李國鼎跟蔣經國理念不同,所以他就不是蔣經國的人?所以?少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套好不好?更何況十大建設到現在你我都還在用,後面的人過度誇大基礎建設的效益,拼命學一些有的沒的,那是後面的問題。


說到 KT 派的疑慮,蔣經國從在上海打老虎之後,對於派系就十分敏感,這點在他執政時期給人印象就是如此吧?蔣經國對國營事業平抑物價的功能很重視,因此跟李國鼎意見不一,但這想法,拿到現在來看,不正好一堆人拿著物價漲跌大罵國營事業賺黑心?那又是誰對誰錯?本來,就是觀點不同有不同的優缺。

另,孫是工研院主要推手,多少人從這裡出來的,也不必多說了。
舊 2010-06-08, 05:08 AM #1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gerShih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