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xx123
道德 + 法律不僅可解決表面問題 . 亦可解決深層問題 .... 但不是每個問題都能解決的
如果因道德法律的不完美性 . 而否定它 . 把它從社會中拿掉 = 災難
任何人拿刀砍死任何人都沒罪 + 任何人都不享有自身的人權保障
法律道德不好嘛 ..... 當然有所不及之處
但我們別無它法 . 它是最接近完美的方法
如同我們的科學
另 ~ 法律道德主要是連結群體中 . 每個人與每個人的緊密聯繫 .... 不管任何人認不認識任何人
它是透過建立任一人的行為框架並普遍於群體 . 依此做群體內的聯繫 .... 不管任何人願不願意
但道德法律並不是蠻橫無理的
該群體間的問題解決 . 以道德法律的作用標靶來論 ...
說是群體的表面問題 . 是不正確的
說是群體或個體的深層問題 . 那是苛求
..
..
真正法律道德的作用標靶 = 大多數人的問題
因為一個概念 ..................... 群
|
這種觀點很趨近
社群主義的看法,但我認為有些地方不是很明朗。
如您似乎把道德視為一個整體來討論,但是道德議題有很多的面向,如性交易議題、墮胎議題等等,對某一面向進行思辨應不等於將其完全否定。
且每個人的道德觀也不可能相同,如本討論串中意見相左者比比皆是,然而人類社會仍然得以建立與維繫,可見群體並非必由一致的道德標準聯繫,而是頗有彈性的。
道德與法律並非恆久不變,有其生命及歷程。
人類並非Star Trek中的博格人,群體不會以集合式的心靈思考做出改變與演進,而是由個體發起,進而進行擴散,如果個體不對當前的主流群體價值觀進行反思及詰問,難以想像改變將如何發生。
也許本討論串就是一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