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ohohe12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9
文章: 259
[DX11軍規顯卡來了] 微星R5770 Hawk終於開箱兼超頻分享

AMD發佈新一代中階顯示卡家族,也就是HD5770、5750,讓有預算考量的效能玩家,能夠以更便宜價格入手DX11顯示卡(小朋友出走數量可以少一點!),畢竟目前HD5800系列的價格還不是很親民。

這陣子,站上其他網友分享紛紛分享入手的HD5770、5750開箱文,小弟認為各家板卡廠出的HD5770、5750都有其特別之處。在這裡,個人也分享近日「終於」入手的微星R5770 Hawk,據說之前「缺」很大,所以只能先跟店家預定,等貨到再「娶」回家。感謝同樣入手R5770 Hawk的大大們,我被勸敗了!

個人鎖定這張R5770 Hawk,最先是看到網路消息指出R5770 Hawk是MSI推出的軍規顯示卡產品一員,7+1 PWM設計,電容零件用料相當不錯,支援獨家V-Check Point 電壓偵測功能、GPU加壓功能,這兩項特點應該是是超頻玩家最愛。

後來,再看到其他搶先入手的玩家,對於R5770 Hawk都有不錯的評語,尤其那Twin Frozr II散熱器在散熱效能與風扇運轉噪音之間,取得相當不錯的平衡。想想炎熱夏天即將帶來,這部分變得相當重要,個人完全不想顯示卡在酷熱環境中運作,或是要處在吵死人的風扇運轉噪音環境。

入手這幾日,除了試了這張R5770 Hawk基本效能,也進行短暫超頻測試,使用上還蠻愉快。接下來,就讓我分享關於這張R5770 Hawk的專屬開箱文以及效能測試。

先來張R5770 Hawk彩盒照,採可提式設計,封面上的F-117夜鷹隱形戰機似乎很威。



彩盒背面外觀。



彩盒內頁。R5770 Hawk具備的重要硬體規格與功能通通印在這裡。



不算多的配件,包括驅動光碟、使用說明書、DVI轉D-SUB接頭、CrossFire連接線、大4-PIN轉6-PIN專用電源線材以及兩組V-Check Points電壓量測轉接線。



Dual-Slot設計的R5770 Hawk上場。整張顯示卡比一般HD5770大一些,Twin Frozr II散熱器幾乎佔滿顯示卡正面,也使得R5770 Hawk直立時會倒向一邊。



3組數位視訊介面,包括Dual-link DVI、DisplayPort、一組HDMI,支援ATI EYEFINITY技術,在Windows Vista/7作業系統下可以單卡三顯示輸出。對了,如果DisplayPort介面用DisplayPort轉DVI接頭或是DisplayPort轉HDMI接頭來連接螢幕的話,那是無法達成三顯示輸出,最多就只有雙顯示輸出。

另外,如果有用D-SUB介面螢幕的使用者,那就裝上產品配件上的DVI轉D-SUB接頭囉!



金手指旁的GPU電壓測量孔(V-Check Points電壓量測),可以安裝產品附上的量測轉接線,透過三用電表來即時掌握GPU電壓。



顯示卡尾端的6-PIN專用電源,一旁是記憶體電壓測量孔(V-Check Points電壓量測)。同樣可以安裝產品附上的量測轉接線,透過三用電表來即時掌握GDDR5記憶體工作電壓。



把顯示卡平放來看,Twin Frozr II散熱器的3支熱導管相當顯眼。



由另一側來看R5770 Hawk。



R5770 Hawk背面的4顆****在外GDDR5記憶體相當醒目。對應顯示卡正面的GPU位置有顆Hi-c CAP (Highly-Conductive Capacitor) 高導電聚合物電容。



SAMSUNG K4G10325FE-HC04 GDDR5,預設工作速度為0.4ns(5.0Gbps),單顆是170 FBGA封裝規格,32M*32bit容量,工作電壓為1.5V±0.045V。R5770 Hawk在正、背面一共採用8顆GDDR5顆粒組成128-bit 1GB容量。



把R5770 Hawk的Twin Frozr II散熱器拆下來,來一張散熱器底部外觀照。搭載Dual PWM 風扇的Twin Frozr II散熱器,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調整雙風扇轉速,利用風ATI CCC控制頁面或是微星Afterburner 顯示卡調校工具就可以。在這次裸機測試環境,個人感覺當風扇轉速至80%才會聽出噪音。



****的R5770 Hawk。整個電路佈局重新設計,跟其他廠的HD 5770明顯不同。
微星這款所謂軍規級顯示卡,就是電容零件用料包含SSC (Solid State Choke) 固態電感、Solid Capacitor固態電容、Hi-c CAP (Highly-Conductive Capacitor) 高導電聚合物電容。



GPU的PWM設計為7相,有些廠牌HD5770仍維持公版HD5770的4相設計。電容用料包括SMD型式的固態電感、固態電容。其中SSC固態電感能夠避免超頻或是高負載狀態,顯示卡會出現高頻聲,有用過高階卡的玩家或許都聽過這類高頻聲。



記憶體的PWM設計為1相,電容用料包括DIP型式的SSC (Solid State Choke) 固態電感、Solid Capacitor固態電容。顯示卡尾端的6-PIN專用電源後方有設置蜂鳴器。



既然都拆到這裡,那就留下一張GPU照片。關於Radeon HD 5770的規格敘述已經不是啥新鮮事,這裡就簡單快速帶過。台積電40奈米的RV840核心,GPU代號為Juniper XT,高達10億4百萬個電晶體位於這GPU裡頭, SP的數量為800,擁有40組Texture Unit,RBE(ROP)數量有16組。



這次測試平台設定上,用Intel Core i7 870(2.93 GHz,2.5 GT/s DMI,133 X 22)、4GB (2x2GB) Elixir M2Y2G64CB8HA9N-DG DDR3-1600 (9-9-9-28)記憶體、MSI P55-GD85來進行測試,其餘硬體如列表。測試期間,CPU的TurboBoot功能開啟,解析度為1920 X 1200(ASUS VK266H)。



測試軟體包含3DMark Vantage(v1.02 Patch)、3DMark 06(Patch 1.2.0)、Resident Evil 5(惡靈古堡5)、Street.Fighter.IV(街頭霸王4)、Batman Arkham Asylum(V1.1)、Tom Clancy's H.A.W.X(DX10.1)、Grand Theft Auto Episodes from Liberty City 俠盜獵車手:自由城故事、Colin McRaeirt2、S.T.A.L.K.E.R: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DX10.1)、S.T.A.L.K.E.R: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DX11)。以上的測試可以檢視R5770 Hawk的3D表現。

另外,利用Afterburner v1.5.1軟體來執行顯示卡滿載測試,顯示卡散熱風扇維持自動調整轉速。

     
      
舊 2010-05-25, 08:52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hohe1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