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
從分工到多工的世代
但是分工也有其限制:當各個領域之間分工已經到隔行如隔山的程度時,可以協助各個專業相互溝通的跨領域人才就變得非常寶貴了,這也就是為何管理會從傳統科層組織往扁平組織移動的原因:七八年級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時代。
此時,能很快速地了解,但不須精通某種專業,並且能運用創意將各類專業巧妙地結合以創造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並具備同時處理多樣任務的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了。而這些能力其實是四五年級生最弱的一環!
經濟學告訴我們,當誘因改變,七八年級當然就跟著改變了他們的行為:既然百分之百聽師長的話與專心學習一種技能的成本提高,那變得比較自我中心與讓自己多工,當然也是個合理的反應了。
似是而非無法全然認同......
雖然能整合多項專業,能跨領域溝通的人才很寶貴, 但不代表不需要專業就能直接走到這一步.
都無專業傍身就想直接跳到管理工作/跨領域溝通? 那最後是誰有專業來把事情做好?
大家都出嘴整合別人, 只需別人有單一專業, 自己只需要來多工, 這個模型能成功嗎?
不用太好高騖遠, 天縱英才的領導者很少, 多數是經過時間淬煉打造出來的,有些過程無法速成.
現在的變化雖比以前更快, 我的解讀是你需要更寬幅的專業力, 而不是因為一種技能的享受
期變短,就想只搞溝通整合, 實務上你若無過去的專業力來先證明實績,這種工作也輪不到你做.
我不想苛責年輕人, 他們的挑戰已經很多, 但老一輩也隨時面臨後輩的淘汰取代,沒比較爽,
江山代有才人出, 長江後浪推前浪, 相互尊重, 檢討內省, 培養能力, 與時俱進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