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sc564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秘密基地
文章: 79
忘記在哪看到的文章了,貼出來大家看看吧

(上略
英國在中世紀前,使用非常原始的農地耕作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好幾個農民共同耕作一塊廣大的田地,沒有明確的私有土地畫分。這種類似共產制度的耕作方法,讓每個農民都求及格就好,不會有人努力耕作。這個制度逐漸轉變,到19世紀中葉之前,幾乎所有農業用地都已轉化成私人所有。對於每一個擁有自己土地的農夫而言,自己這塊地的收穫就是自己的收入。大家戮力以赴。

看起來,土地私有化之後,農民有了自己的地,更加努力工作,將可達成更大的產量,獲取更高的收入,提升農民的生活。事實上,英國農地私有化之後,果然農業產量大增。但是之後過剩的產量和低賤的農產品價格,使得擁有私人土地的農民無法溫飽,他們必需放棄農地,前往剛開始工業化的英國城市找尋工作。

農地私有化提升農業效率與產量後,將導致農村失業人口大增。(下略

其實這不是博士生的問題,這發生在所有產業
大家看好->投入->供過於求->價格下殺
舊 2010-05-18, 11:11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sc56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