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鬱"的解說很棒啊。
我也來補充一個--龜。也有不少人說,這個字老是寫不對。如果你看過舊編課本上的甲骨文→金鼎文→大篆的演變後,就很容易理解這個字的「象形」意味。
參考古埃及的平面圖象,可以理解到左邊的部份是疊合意象的兩雙腳,右邊的部份當然就是龜殼,多麼的生動有趣啊!
對社會習慣自然演變的簡化字體,我並不會很排斥,但人為強行規範的作法,我則無法贊同。看到對岸那些簡的簡直不像話的殘廢字形,有時都不禁會感到有點難過。
引用:
|
作者LittleJohn
十幾年前我朋友去蘇州開餐廳要簽一些文件、說明資料的時候填的都是繁體字,
洽辦的大陸官員口頭唸唸有詞說:祖國的字要學.......
我朋友則是回他:祖宗的字我才不要改.......... 
|
回吐的很妙,幾霸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