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dsmt
很多人似乎沒有搞清楚「簡字」和「簡體字」的差別,「簡體字」是中共發明的文字,「簡字」則自古有之,例如這篇被講很多次的「台」、「臺」。
簡字是自然發展而衍生出來的字,所以不會有混淆的問題產生,而且有些我們現在用的文字早就是簡字,反而原來的繁字已經無人使用。
例如:麤 = 粗
而簡體字是中共用粗暴的方式硬改的,幾乎沒有什麼規則可言,完全打亂了文字發展的因果,你無法用簡體字來推敲這個字的源由。兩者等級猶如天與地,不能相提並論。簡體字可以視為另一個種文字,一種和漢字無關的文字。因為這種斷層,幾千年後,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應該會發展成兩種不同的語言。
如果李白地下有知,知道後代子孫把他的「白髮三千丈」和「白發三千丈」改得寫起來一樣,一定會氣到七竅生煙。 
|
簡字的說法也是不對的,因為古代一個漢字,通常會有相當多的同義字,而所謂
的簡體字,只是剛好是其中一個較少筆劃的漢字而已,因為不是為簡而簡,所以
也沒什麼簡字的說法,以台灣來說,一個正字之外,其它都通稱為異體字。
而「簡體字」這個稱呼是當年國民黨在大陸推行了一批「簡體字表」,所以才開始
有了簡體字的稱呼,不過因為當年推沒多久就因國民黨大老反對就廢掉了,所以許
多文字都只是原本就有的,但筆劃較少的異體字,所以基本上「簡體字」這批文
字,多是古以有之的,而現在大陸的「簡化字」其中就有包含這批的「簡體字」,
所以「簡化字」裡是有「簡體字」的,而之所以大陸的文字被稱為「簡化字」,這
在於大陸的文字是根據「簡化漢字規則」所簡化出來的,所以稱之為簡化字。
簡單說,因為當年「簡體字表」裡的漢字,多取古字,所以你可以說「簡體字」是古
以有之的,這或許是對的。
但如果說「簡化字」是古以有之的,那就不對了,雖然簡化字中有些是原先就有的簡
體字,但也有很多都是新造的簡化字,所以就不能說是完全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