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郭董在搞通路與店面一部份原因在於他的代工體系已經廣泛涉及3C各領域產品,
而代工所得的利潤很低,加上大陸內需市場崛起,他才會想從製造端跨到銷售端。

有些在大陸由鴻海體系做末端包裝出貨的產品,可以直接出貨給當地消費者,下單即生產或者庫存可以壓縮到很少。
在台灣生產的東西也可以利用對大陸的ECFA機制達成不被課稅的目的,不過省下來的錢不會反應在售價上,畢竟他是生意人不是菩薩

對於品牌商如蘋果、Sony如果接受郭董的作法,就等於生產鍊全交給鴻海,由鴻海包辦原料、加工、出貨和銷售。
品牌商等於坐著收錢(鴻海觀點),零件與成品庫存全由鴻海掌握,品牌商只需跟鴻海談判某機型一年要吃下的量,然後就等鴻海付錢。

有些品牌商可能不願意接受研發自己做,生產銷售全部委外。因為這幾年歐美日被台灣和大陸的代工體系、消費胃納量嚇了一跳。
委外太多東西,代工廠商會學走八成技術,然後用八成的技術做出二流品在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銷售。
可是品牌商自己跳下來生產又要負擔生產可能發生的風險,如庫存管理、原料取得等。

例如液晶電視,Sony這幾年重重地摔個大跟頭,許多新興市場根本不會想要重視所謂高畫質技術的產品特點,便宜合用最重要。
所以跟Sony有相同痛苦的品牌商只好找上代工廠商生產,希望能壓低製造成本然後用有競爭力的價格跟二三線品牌競爭。

有些原是品牌商但是近年越來越依賴JDSM(Join DeSign Manufacture)(共同設計服務製造)的形式來運作的公司可能是這一波變動的犧牲者。
研發實力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生產又仰賴代工商,到最後可能只能窩在歐美市場販售,新興市場可能被郭董之類的廠商吃掉。
舊 2010-04-27, 08:02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