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abus
不好意思,在下總感覺蠻多人的想法都是預設立場,文中的本意有時候就被曲解了。不過,也許是在下預設立場吧...。
單位,可以是任何形式,不一定要拘泥在自己所認定的。
資源是共享的,只是一堆人沒察覺,即便是要用到錢來買,那也只是轉換的一種交換型式,而利用錢的買賣,也只是間接的交換,且交換的是人對價值的認定,實質上的消耗又是另一回事了。就空氣來說,空氣要用錢買嗎?像是空氣汙染,讓新鮮的空氣不斷的消失..。
基於「節能省炭的今天,24小時都在消耗資源的單位是否合理?」的問題,其原因來自於要如何降低不必要的傷害,使其更美好的活下去。有人提到意見,似乎是有點無限上綱的導向,真要如此討論的話,答案是很明顯的。
「節能省碳」這四個字,似乎是個敏感的字眼呀...。
若是要對文中某些字眼,單方面對其無限上綱夾帶情緒化的反駁,大可不必。若是真有其問題所在,在下相信...
|
我感受不到有誰情緒化...很多人都只是搞不清楚你在問甚麼?
因為所謂24小時都在消耗資源的單位,你沒有特定指哪個單位,我們沒有對象,合不合理就很難說
真要回答你其實樓上有一位朋友說的很清楚了
引用:
|
有需要24小時消耗能源的單位 在成本的考量之下 都一定有某種程度上的需求才會選擇24小時都必須消耗能源 這不是合不合理 而是需不需要
|
僅僅只是需不需要的問題
容許我也跳tone一下
對於節能省碳,只講電力的話(其他那些資源例如水或是石油之類的那是另一回事)
一產生電力,你要嘛就是用,不然就是損耗掉
大家只是隨手關電,或者少用高耗能的電器只是省錢而已,你少用大家也少用,多出來的電力也只是損耗而已
當然我不是叫你以後就是盡量用電,畢竟這也是浪費錢,但我是覺得,要節能省碳你必須要從源頭開始,也就是減少發電量
是否有一個政策或是制度之類的,可以讓發電廠所產生的電力,都用在適當的地方,大家不會浪費電力,也不會發了電不用就損耗在那邊,這可能是比單純的隨手關電來的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