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說到外勞讓我想到台灣剛引進外勞時候的趣事、提供給大家思考一下外勞與本勞的差異
那時候我剛好在做第一份工作"中興紡織"一年多
當時工作機會是很多的、像紡織廠這種要輪三班、沒月休、薪水又不高的工作很少人要做
唯一的一天休假是自己用輪班換來的:每星期會輪替一次班早(6-14)交夜(22-6)
星期六早班下班、星期日晚上去上夜班、但是另外兩個班次則上下班時間間隔只有8H...
中班津貼150、夜班津貼400
每個月實領18K~22K,當時法令的最低薪資好像是12K~14K吧
然後工廠有餐廳、會作好便當、宵夜提供所有在工作的人(除了早餐)
並且餐廳也開放早中晚餐(跟便當一樣的菜色)給廠內的人吃,不用看識別證
也就是說三餐都是工廠的不用花一毛錢
說了那麼多就是要大家先了解當下的環境
後來外勞來了(住在工廠的宿舍)、不到"半年"就集體罷工抗議
抗議的內容是:伙食很差(連蛋炒花蟹都有了還叫差喔?拎涼勒那陸軍伙食怎麼辦)
薪水太低(他們薪水跟本勞一樣、只是他們要扣很重的稅、但是都會加班、所以都領30K~45K都有)
當時的外勞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泰國籍的
所以不是本勞就一定是好逸惡勞的、以我自己親身例子:本勞的環境連外勞都要罷工
有很多事情真的沒有表面看到的那麼單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