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1171025
但是很多人都誤會很深 以為打了幾場敗戰就覺得中國很落後 其實問題不是這麼簡單
這是一連串且一整套的問題
外行人以為中國因為科技落後所以打敗戰且以為輸得很慘是因為是看了簽了甚麼條約而沒有注意到戰爭的過程
其實中國滿清海戰的戰敗固然是因為船堅與砲利的問題,畢竟中國是一個大陸軍主義國家,但陸戰則完全不是科技的問題了
陸戰的戰敗主要是因為歐洲"...
|
很多人看事情都是只看片面的,其實包括我在內,評價明朝皇帝,即使是開國的朱元璋,也不見得比得上康熙、雍正、乾隆,更別說整個明朝荒誕不經的歷代皇帝事蹟有多少。
可是,明朝的國祚卻跟滿清差不多,滿清有三個勤奮到不行的皇帝,但基業維持的時間卻不過維持跟我們印象中腐敗到極點的明朝一樣?這不是很詭異嗎?
基本上,封建政治制度到了明代,才是真正大成,過往的君權,不是七零八落產生一堆權力鬥爭問題,從一開始諸侯互相打來打去,到兒子打來打去,到大權旁落到權臣手上,不一而足,到了明代,這些問題反而變少甚至沒有了。
而明代皇帝的權力,其實也一定程度的被壓縮,雖然看來皇帝權力很大,但皇帝不管事還可以維持政府很長時間的運作,這換作康熙等人這樣搞,早垮了。
所以我才覺得明代的政治制度運作之佳,應該是封建時代最好的了,之中的權力平衡,不太會因為那個皇帝不做事,政府就無法運作下去。
另外,很多民間故事精華到元明大成,八股文限死了科舉,但民間是不是也如此我也持懷疑態度。
也許,近代發生的許多事,讓不少,甚至大多人都對自己失去信心,也無法對過去正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