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xx123
人文不是直接揭發事件源始(或對象)真假 . 用以肯定或否定的學問
它關心的是人與物 (包含抽象與想像)的交涉
如果人文 (包含所有理論學術) 是那麼的直接以真假立基
那麼該門學問不會有廣度與深度 + 持續探尋 = 沒多少內容
我們認識的該門學問 . 只能是 ....... 常識 + 鄉愿 <= 諒我這麼說
知識 . 它會讓人們追探事件源始(或對象)真假
但是 . 事件源始(或對象)真假也會妨礙人們對於知識的再發現 = 腦袋關門
那只有獲得一面向的知識內容 = 偏狹
以上 . 這是有心努力於求知者該注意的知識允許空間問題
(意指 ~ 勿捨棄無限的可能 . 不被真假先入為主)
言語上的討論亦然
|
xx123兄應該是學人文科學的吧(人類學?)
小弟是學藝術理論的(在目前的學科分類是連科學都扯不上邊的)
我的感想是目前許多人都以自然科學的標準去評判人世間的價值...
以真假換成是非....但人的世界不同於自然界
又把科學劃於現世的"宗教"...
台灣之缺乏人文素養等同於明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