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okone
話很多在補充一下
以坐禪為例子,我想儀式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親身例子,在我短暫十天的坐禪中(練續三天跟連續七天)
我發覺一個現象
坐禪不是僅僅是儀式,而是思想的親身實踐
例如坐禪必須盤著兩腿
這中間必然因為麻痺而產生痛苦
但在當下如何解決這痛苦呢
你必然要找出一種方法
這中間就會產生你對痛苦的看法(是面對還是找減輕痛苦的方式)
何況當時坐禪,必須坐16個小時,休息8小時,最後是連續24小時的坐禪
人的生理就因此產生身李的變化(如何跳脫苦痛)
另外,坐禪時的心理層面(如何訓練意識)
我或許覺得無聊,但因為身體只能坐在此
所以腦中必然有無止境的念頭
這似乎這是如何訓練妄念叢生的方式
|
當你認為坐禪能不能領悟 就已經違背其本意
還記得片中 一各老丈人 較達摩做作禪室
他做了好幾天 被風吹垮 被人弄壞 作後做好了 小河尚 較大河尚 來看
結果他自己把它弄壞了 隨時隨地 隨心所欲 的思考 才會讓你想到平常你不注意的事情
達摩的故事在提醒大家 坐禪是在心 不是在做
當你認為坐禪是為了要思考 這樣做禪就變成有目的 當你有目的 你就違背了他的精神
當你坐禪時 你在想我坐禪是要想出某種道理 領悟某種東西 那你就違背了他的精神
當你認為坐禪的時候才能體會痛苦 當你還在想坐禪是一種儀式還是體驗的時候
已經有很多人在看PCDVD的文章中 在心理坐禪 有人在走路的時候就已經在做禪
有人在吃飯的時候就已經在做禪 所以故事才會說 根本不需要坐禪室 坐禪豈能成佛
看似我沒有在做禪 其實我無時無刻的坐禪 我只要頭腦在想 就是在坐禪
又跟時間到了我必須去坐禪 我必須在安靜的地方坐禪 我必須打做才叫做坐禪
我必須想到些什麼體驗才叫做 坐禪 如果沒了這些東西呢 這些規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