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llenroy0414
我贊同部分 所以我認為 真正的宗教 是去實踐這個思想的真義
而是否需要儀式的行為 救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達摩這部片 才會說坐禪豈能成佛
所以濟公 才又喝酒吃肉 也是個佛
從生活上去做 勝過這些儀式的行為
生活上做 是該怎麼做 並不是吃齋 禁慾 叫做生活上去做
而是從思考的模式 去做到不計較 不主觀 等
像是初一 十五吃齋 這又有何意義
根本就不知道為何要吃齋 那又何必吃齋
如果是領悟出一些道理而吃齋 那就不會只有初一十五才吃
如果領悟不出來 那又何必流於形式 初一十五才吃
但是如果你已領悟出來 那又何必吃齋
這才是無 才是放開了
當你自己計較自己該不該吃齋 就早已違背宗教無的精神
|
話很多在補充一下
以坐禪為例子,我想儀式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
親身例子,在我短暫十天的坐禪中(練續三天跟連續七天)
我發覺一個現象
坐禪不是僅僅是儀式,而是思想的親身實踐
例如坐禪必須盤著兩腿
這中間必然因為麻痺而產生痛苦
但在當下如何解決這痛苦呢
你必然要找出一種方法
這中間就會產生你對痛苦的看法(是面對還是找減輕痛苦的方式)
何況當時坐禪,必須坐16個小時,休息8小時,最後是連續24小時的坐禪
人的生理就因此產生身李的變化(如何跳脫苦痛)
另外,坐禪時的心理層面(如何訓練意識)
我或許覺得無聊,但因為身體只能坐在此
所以腦中必然有無止境的念頭
這似乎這是如何訓練妄念叢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