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llenroy0414
New Member
 
allenroy0414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引用:
作者kokone
說到盲從
主要宗教的經典都有這種說法:佛經說是人貪噌癡、聖經說原罪
個人也以為這是一種隱喻
指的就是就種現象
這是一種人類的習性
比方說某人被火燒到知道火是燙的
其他人透過他的經驗不用被火燒就知道是燙的
長久下來,人發覺不需要透過實際經驗就可以知道其後果,也因此採信其經驗,就成為習性
我雖然沒被火燒過,但我知道他是燙的,我會避開他
佛法課的老師說人都是透過其習性運作
他舉個很好笑的例子:
就算變成鬼,鬼還是會習慣走門(因為身為人的經驗告訴他),他不知道他其實可以穿牆
也可以說這就是業力(慣性)

再來說到宗教跟儀式
到了宗教其實就不只是真理了
宗教其實還包含各種層面(社群、活動、藝術)
只有一個人信大家當他是瘋子、但當100個人信就是宗教了
其實宗教透過真理感動人的很少
大部分都是透過群體活動,例如社群的經驗分享、表演活動
例如在教會大家一起分享見證...


我贊同部分 所以我認為 真正的宗教 是去實踐這個思想的真義
而是否需要儀式的行為 救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達摩這部片 才會說坐禪豈能成佛
所以濟公 才又喝酒吃肉 也是個佛
從生活上去做 勝過這些儀式的行為
生活上做 是該怎麼做 並不是吃齋 禁慾 叫做生活上去做
而是從思考的模式 去做到不計較 不主觀 等
像是初一 十五吃齋 這又有何意義
根本就不知道為何要吃齋 那又何必吃齋
如果是領悟出一些道理而吃齋 那就不會只有初一十五才吃
如果領悟不出來 那又何必流於形式 初一十五才吃
但是如果你已領悟出來 那又何必吃齋
這才是無 才是放開了
當你自己計較自己該不該吃齋 就早已違背宗教無的精神
     
      
舊 2010-04-03, 12:02 PM #10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lenroy0414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