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Geta
上限一萬戶,給 16 億的預算,每戶分得16 萬這樣多阿!!!
|
請先點第一頁的連結,不但較為清楚
也避免某些人再以有色眼光嘲弄譏諷
簡單地說,16 億包含房貸和房租二部分
您的算法也是解釋的一種
但瑕疵在於僅只算出此方案相關的絕對值
而非增加/變更/邊際/Delta <=== 這才是重點
若有人想買 100 元的東西,但只有 90 元,必須補助 10 元,才會發生購買行為
但對本就已準備好 100 元,要買的人來說,補助 10 元,只是讓他少出本金而已
因此應減去後者 (及已貸款者,因購買行為已發生)
簡單地說,應看這 2 年 200 萬 0 利率,對行為的改變
若購屋預算為 500 萬,會因多這 200 萬,產生的購買行為,應占一定比例
若購屋預算為1,500 萬,會因多這 200 萬,產生的購買行為,或許仍有部分比例
若購屋預算為5,000 萬,會因多這 200 萬,產生的購買行為,雖無法完全排除,但比例應非常非常低
請想一想,是一坪 10 萬、一坪 30 萬、還是一坪 100 萬的
較易帶動房價上漲呢?
因此我認為此方案,對房價影響不大,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