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10月以來,AMD在ATI 5系列產品線的發展可說是不遺餘力,從一開始高階的5870、5850、5970,中階的5770、5750,低階的5670以及入門的短卡5570和5450,由頂級到主流一連串密集的推出,給不同需求取向的玩家都有合適的選擇。效能取向的玩家可以選擇高階產品,預算取向的可以選擇中階的5770、5750,入門或是影音需求的玩家可以選擇5670甚至是5450。但唯獨在中階與高階之間,不管是價格的定位或是效能的空檔當中,似乎差了一段相當大的距離,好像應該有一款產品可以放在這個位置,就有如前代的HD 4830,以較少的SP數量以及較低的記憶體規格,讓效能型的玩家有更實惠、預算型的玩家有更高規格的選擇。於是一款填補這個縫隙的5系列產品應運而生,就如同4830的命名原則,這款新產品的名字叫做5830。在AMD原先的規劃當中,5830的運算核心規格應該是由1280個Unified Shader所構成的,但在臨上場前夕,運算核心的規格卻突然改為1120個Unified Shader,也讓這款5830蒙受諸多玩家的責難,認為這款產品的性能/價格的檔次太低,不足以成為一個好選擇,這邊就以同為系列末段出場的產品4770,用兩張卡進行CrossFireX,模擬原先5830規劃的運算核心規格規格做一個比較,看看兩者的差異在哪邊。
藍寶的5830
你有什麼特長--我CFX橋接器特長
採用藍寶自有的散熱風扇(怎麼不是Vapor-X)
非公版
高階58一樣配置雙DVI-DL、HDMI、DP
雖然不是Vapor-X,但有五根看來很威的熱導管
打開來看看,
4pin可偵測轉速的風扇
雖然不是Vapor-X,但是一樣的靜音扇
五根手指不一樣長
